性xxxx视频播放免费_啊灬啊别停灬啊灬快点小柔_一本大道香蕉高清视频在线 _日韩欧美福利 -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證券報:新三板擴容放緩退市制度或出臺,由量變轉入質變

2017/6/23 20:06:12 點擊:644
 


三板成指:1230.61


漲跌幅0.53%,成交額6.46億;總掛牌數11312,總成交1009家



三板做市:1059.93


漲跌幅-0.28%,成交額2.45億;做市掛牌數1549,做市成交538家


做市轉讓漲幅前五:




交易額前五:




要聞集錦

News

  • 中國證券報:新三板擴容放緩退市制度或出臺,由量變轉入質變

  • 4成創新層公司造血能力下降,很多虧損企業靠融資補血

  •  新三板企業IPO熱情高漲,券商拼搶IPO業務新機會

  • 新三板市場短期調整風險加大

  • 重磅!首例新三板投資者狀告主辦券商

1

中國證券報:新三板擴容放緩退市制度或出臺,由量變轉入質變


新三板市場擴容速度有所放緩。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新三板新增掛牌公司1081家,同比減少53%。截至6月20日,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達11311家,其中,創新層1393家,基礎層9918家。


擴容速度放緩的同時,摘牌步入常態化。分析人士指出,下半年退市制度有望出臺。在制度的指引下,新三板市場將優勝劣汰,從量的增加轉向質的提升。


摘牌常態化


Wind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新三板新增掛牌公司1081家,同比減少了53%;而去年同期為2307家,市場擴容速度放緩。


根據股轉系統披露的月度數據,1至5月份,新增掛牌公司分別為291家、303家、266家、90家和131家。去年同期分別為494家、203家、523家、596家和491家。


東北證券新三板研究中心總監付立春認為,新三板擴容速度放緩主要基于三大因素:隨著負面清單的提出,新三板掛牌門檻相對去年有所提高;由于前幾年大擴容,許多企業已經在新三板掛牌;部分優質新三板企業加速沖刺A股市場。這顯示出新三板對優質企業的吸引力在下降。


市場擴容速度放緩的同時,摘牌步入常態化。截至2017年6月20日,今年以來共有139家公司從新三板摘牌。2016年全年,摘牌公司僅為56家;2015年全年摘牌公司為12家。“從2014年擴容至今,企業融資情況不太好,交易清淡,加之當地政府補貼也在減少,掛牌吸引力自然下降。”一位新三板公司董秘坦言。至于摘牌原因,業內人士指出,部分公司因為年報業績差,不愿意披露經營狀況而退市;部分公司選擇轉板擬IPO或被并購。數據顯示,在2017年上半年終止掛牌的139家企業中,5家企業因轉板而終止掛牌,5家正在申請IPO,另有11家企業因被A股公司并購宣布摘牌。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6月30日仍未披露2016年年報,股轉系統會強制其在新三板摘牌。據統計,截至6月20日,仍有372家新三板公司未披露2016年年報。


提升企業整體質量


截至6月20日,在11311家掛牌企業中,創新層1393家,基礎層9918家。掛牌企業家數前三的行業分別是工業、信息技術和可選消費,占比分別為28.78%、28.45%和14.28%。


Wind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已有232家企業從新三板摘牌。聯訊證券認為,下半年退市制度正式文件有望出臺。在制度的指引下,新三板市場將實現從量的增長轉變為質的提升,加速優勝劣汰,提高新三板企業整體質量。


新三板市場的成交量和成交額經歷過3個高峰期,分別為2015年3月-5月、2015年11月-2016年1月以及2016年11月-2017年1月。中信證券(600030,股吧)分析師葉倩瑜表示,這些高峰期都是出于事件驅動。第一個區間是政策紅利預期下投機型交易帶來的量價齊升;第二個區間是新三板分層制度帶來成交額的上升等。 

2

4成創新層公司造血能力下降,很多虧損企業靠融資補血


對于部分創新層公司而言,雖然貼著看似亮眼的“創新層”標簽,卻逃不過仔細的研究。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發現,去年595家創新層公司現金流背離營收,營收增長的同時,現金流卻呈下滑狀態。這也意味著,創新層公司中4成企業去年造血能力下滑。


不僅如此,在595家現金流與業績背離的公司中,除了456家利潤增長的公司外,還有138凈利負增長,47家公司虧損。為了快速擴張,多家虧損大戶寄希望于融資補血。


4成創新層公司現金流與業績背離


對于一家健康發展的企業而言,在企業擴張的路上,現金流通常會隨著業績的增長而增長。挖貝網統計2016年創新層企業年報發現,595家創新層公司雖然營收實現增長,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相比2015年減少,呈現出現金流與業績明顯的背離現象。


值得關注的是,這其中還包括456家去年利潤上揚的公司。數據顯示,奇才股份(430714.OC)、藍海駱駝(832444.OC)、星座魔山(837639.OC)等11家公司,凈利潤增幅均超過10倍,但現金流一致下滑。


挖貝網發現,導致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難以改善的原因中,賬款無法按時收回十分常見。以部分公司為例,主要從事出口貿易的藍海駱駝表示,公司銷售回款賬期較長,應收賬款回籠不及時。主營汽車連接線的奇才股份(430714.OC)也表示,公司新增充電樁業務銷售的商品未到收款賬期,導致現金流無法改善。


對于想要發展的企業而言,快速擴張和營收增長都算的上是十足的好事,但事實上,可自由支配的現金流量下滑,也暗示著,這595家創新層公司“自我造血”能力正在下滑。


數據還顯示,對于部分造血能力受限的企業而言,公司的負債率也在上升。挖貝網注意到,249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相較2015年有所上漲,其中,印克電商(837489.OC)、中晨電商(837297.OC)在內的26家公司資產負債率增幅超過20%。


多家虧損大戶靠融資補血


在595家現金流與業績背離的公司中,除了456家利潤增長的公司外,還有138凈利負增長,47家公司虧損。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凈利潤虧損最多的企業不乏神州優車(838006.OC)、大力神(834441.OC)、孩子王(839843.OC)、君實生物(833330.OC)、和創科技(834218.OC)等明星企業。需要注意的是,47家虧損公司中,15家虧損大戶業績墊底,并且“入圍”1393家創新層企業的虧損前20名。


挖貝網查閱發現,目前大部分公司都在實施快速擴張戰略。對于虧損,企業的態度大都為——這是“戰略性虧損”。與此同時,部分企業也十分坦承,在前期投入階段,公司尚未達到盈利水平,仍然存在業務持續虧損的風險。


仍以個別公司為例,連續兩年虧損的神州優車(838006.OC)正在運營神州買買車、神州車閃貸兩大新業務板塊,目前處于前期投入階段;從事特種鋁合金的大力神(834441.OC)公司產能尚未大規模釋放,市場銷量并不大;母嬰公司孩子王(839843.OC)連續三年無法擺脫虧損。


對于忙于擴張的企業而言,資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定增實施情況看,595家公司中,超過9成的企業獲得了資本市場的支持,570家公司都在新三板有過融資。從融資次數來看,地源科技(831355.OC)融資8次遙遙領先,長城華冠(833581.OC)、海優新材(831697.OC)2家企業共有7次融資,17家企業融資次數處于5-6次之間;117家企業融資次數處于3-4次之間;162家企業有過2次融資;其余271家企業融資一次,占比最多。部分尚未從新三板獲得融資的企業也表示了自己的態度,如果未來不能從銀行等其他渠道取得資金,可能會發生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3

新三板企業IPO熱情高漲,券商拼搶IPO業務新機會


隨著IPO常態化,新三板企業的IPO熱情也高漲起來。根據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共有8家新三板企業過會,過會率100%;截至2017年6月15日,488家排隊企業中19.8%來自新三板。對券商來說,要實現IPO的業務突破,未來新三板企業過會是一個優質切入點。


今年已有6家新三板企業過會


數據顯示,2016年至今,共有7家券商保薦了8家新三板企業過會,過會率為100%。這些保薦券商包括安信證券、西部證券、國信證券、中信證券、中德證券、長江證券、中泰證券。


其中2017年有6家新三板企業過會,分別為國信證券保薦的三星新材、中信證券保薦的光莆股份、安信證券保薦的佩蒂股份、中德證券保薦的新天藥業、中泰證券保薦的凱倫建材,以及長江證券保薦的艾艾精工。


覆蓋新三板上市輔導的券商中,有15家券商輔導企業數量超過10家,4家券商輔導企業超過20家,即招商證券、海通證券、國元證券和國金證券分別輔導25家、25家、24家和24家。


廣證恒生首席研究官袁季表示,由于新三板企業在掛牌后公司完成了整改與規范,財務數據透明,且全國股轉系統已經于2017年3月28日發布《掛牌公司信息披露及會計業務問答(三)》,規范掛牌公司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申報文件與在全國股轉系統指定信息披露平臺披露內容不一致的行為,因此新三板企業在申請IPO審核的時候,其在輔導期企業整改的時間成本和難度相對來說都會低一些。


券商競相儲備新三板項目


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整體市場過會企業數量排名前十的券商較為穩定,包括廣發證券、海通證券、國信證券、國金證券、中信證券、安信證券、申萬宏源、招商證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2017年截至目前,過會企業數量排名前十的保薦券商共計覆蓋37家處于IPO排隊階段的新三板企業,占所有排隊新三板企業的38.1%。


在新三板IPO項目的布局力度上,未進入過會企業數量排名前十的保薦券商比過會企業數量排名前十的保薦券商要大。近兩年未能進入過會企業數量排名前列的券商在新三板中已形成一定資源優勢,例如光大證券、長江證券、國元證券、東北證券、天風證券、東吳證券、中泰證券和東興證券等,通過現階段對新三板的布局來換取未來IPO業務的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光大證券和長江證券得益于在新三板中的布局,其IPO排隊項目數進入前十。業內人士預計,隨著IPO常態化,兩家券商有望在進入過會企業排名中實現突圍。在近兩年IPO過會企業數量排名已位于前列的券商中,招商證券、國金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中信建投、申萬宏源和國信證券也在加緊儲備更多的項目,為之后能鞏固在新三板IPO業務的地位而努力。


廣證恒生認為,2017年保薦券商在新三板IPO項目布局力度各有側重。


一方面,排名靠前的保薦券商各方企業資源較多,來自一般非上市企業的IPO項目供應較為充足,比如總計有37家IPO排隊企業的中信證券、總計有26家排隊企業的廣發證券僅有1個已進入排隊階段的新三板項目;


另一方面,各保薦券商在新三板中的企業資源差異較大,例如國金證券整體IPO排隊企業數量與廣發證券一致為26家,但其新三板項目有12家,占比為46.20%。

4

新三板企業轉IPO百分百通過!其中有何玄機?


Wind數據顯示,2017年至今共有6家新三板企業過會,過會率高達100%。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證監會最新披露首發審核企業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上會企業共有267家企業,217家通過審核,通過率僅為81.27%。


這六家企業分別是佩蒂股份、艾艾精工、新天藥業、光莆股份、三星新材、凱倫建材,所屬行業大多來自生物醫療、信息技術、工業材料。其中,佩蒂股份、凱倫建材通過發審委審核但尚未發行。


過會率100% 新三板迎收割季?


2014年新三板做市制度啟動以來,經歷資本市場短暫活躍后,交投冷淡、融資困難頻頻為投資機構和掛牌企業所詬病。一直到2016年下半年ipo加速,掛牌企業終于覓得“上位”良機,投資機構紛紛布局“pre-ipo”概念股,雖說流動性還是集中在少數個股,但不管從機構布局熱情還是個股表現來看,新三板市場確實因為成為IPO標的池而重新活躍起來。


Wind數據顯示,2017年至今共有6家新三板企業過會。從結果來看,過會率高達100%。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根據證監會最新披露首發審核企業數據,今年以來上會企業共有267家企業,217家通過審核,通過率僅為81.27%。不禁有人驚嘆:如此高的過會率,難道新三板已經成為IPO綠色通道?布局正酣的機構投資者,豈不是要賺個瓢盆缽滿?對近乎滿分的過會率,業內人士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1、新三板企業在掛牌后公司完成了整改與規范,相較于未掛牌企業,財務更規范、信息更透明。


2、全國股轉系統已經于2017年3月28日發布《掛牌公司信息披露及會計業務問答(三)》,規范掛牌公司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申報文件與在全國股轉系統指定信息披露平臺披露內容不一致的行為,因此新三板企業在申請IPO審核的時候,在輔導期的時候企業整改的時間成本和難度相對來說會較低一些。


3、事實上,四家已經過會并且上市的企業,在二級市場表現還是比較亮眼。艾艾精工和新天藥業都是在今年5月份首發上市,wind 數據顯示,上市至今艾艾精工和新天藥業漲幅分別為186.70%和70.32%,在五月份38家首發上市企業中排名第5和第21。4月份首發上市的光莆股份上市以來漲幅為129.89%,在當月38家首發上市企業中排名第8。三星新材上市以來漲幅為148.05%,在當月48家首發上市企業中排名第16。


對此,天星資本研究院副所長王晨指出:


由于目前新三板監管趨嚴,掛牌標準也無形間提高,因此新掛牌企業往往質地較為優秀,行業也以熱門行業居多。同時由于新掛牌企業數量減少,券商對于單個企業的輔導力度也有所增加,使得公司在內部治理方面較為規范,也增加了對投資人的吸引力。新三板成“綠色通道”?


據統計,截至目前IPO排隊企業數量為488家,其中新三板企業97家,占比19.8%。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204家掛牌企業披露上市輔導公告,去年同期僅有142家,增長44%。


掛牌企業IPO熱情高漲,如果保持如此高的過會率,新三板市場投資機構機遇巨大。但對掛牌企業高過會率,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將新三板視為“綠色通道“為時尚早。


一位私募機構新三板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掛牌企業的IPO標準與非掛牌企業并無區別,都要滿足一系列非常嚴格的指標,包括未來幾年利潤持續上漲,沒有關聯方交易、主營業務突出、不能出現同業競爭、股權競爭等,同樣需要過五關斬六將,并無綠色通道之說。但財務信息的規范和透明確實會提高過會率。


新鼎資本董事長張弛指出:一方面,這六家企業基本從2015年開始排隊醞釀IPO,屬于最早排隊的一波,也是資質最好的一波,過會率高比較正常。但隨著越來越多掛牌企業涌入IPO陣營,企業整體資質會有所降低,保持100%的過會率比較困難;另一方面,今年以來上會企業現在六家,量不大,這個過會率還不具備代表性。大部分企業都是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排隊IPO,最快也要今年下半年才能排到,大量企業會在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間排到,需等過會企業的數量足夠再進行統計更會有說明意義。


A股會否加速擴容?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即便新三板企業保持目前高過會率,也不會造成a股的加速擴容,形成股市的出血點。“從每周發布的過會企業數量和募集金額來看,監管是有節奏、有計劃地推動IPO發行,新三板企業IPO也會遵從這一規律。“


機構統計顯示,盡管2015、2016年新股發行提速,發行家數分別為223、227只,單只新股募集資金保持在6至7億元。2017年以來,單只新股的募集資金平均為5.5億元,規模更是穩中略降。三年的IPO融資占比均在10%左右,從整體募集量和單只平均募集額上看,IPO整體融資量并不大,對資金‘抽水’影響相對有限。


優質企業頻頻流失,新三板該如何自救?


天星資本研究院副所長王晨指出:新三板上優質掛牌企業IPO通常是需要順應企業發展階段的戰略所致。新三板主要面向于中小創型企業,優質的企業做大做強后,也會有更強的融資等方面需求,因此企業轉板到主板也是情理之中。但另一方面,轉板帶來的風險較大,同時新三板具有機構為主導的特性,使得一些符合主板標準的企業仍然選擇了留在新三板,同時仍有很多新的優質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因此新三板并不會因為失去一些轉板企業而受到過大影響。


新鼎資本董事長張弛指出,A股是一個散戶為主導的市場,一個健康的股票市場不應該由散戶主導,導致A股很多投資者的行為都是短期行為。相比之下,新三板500萬的投資門檻營造了一個機構投資者的市場,因此新三板的發展會較A股更健康。“這其實是新興市場和固有市場博弈的過程,好的企業去ipo,也導致股轉系統很著急,要出新政策,留住這些企業,因此股轉系統和A股形成競爭是好事。”


新三板“摘牌潮”愈演愈烈 半年182家企業轉戰IPO


新三板企業的摘牌潮正愈演愈烈。6月15日晚間,滬鴿口腔、藥石科技和泰豐液壓同時宣布,上述三家公司將自6月16日起終止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與此同時,博易創為、文旅科技、中帥醫藥同一天宣布,因公司發展戰略需要,決定向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申請終止掛牌。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共計有230家終止掛牌(不包括正在申請摘牌的企業),其中僅2017年以來就有136家掛牌企業終止掛牌,遠遠超出2016年的56家和2015年的13家,僅今年4月以來的兩個半月里,終止掛牌企業的數量就達到83家。數據還顯示,2017年以來摘牌的136家新三板企業中,有69家為2016年以后掛牌,這些企業多數掛牌時間僅為一年左右。


與此同時,為數不少的新三板企業正在把目光轉向IPO。上海證券研究顯示,新三板公司轉板持續升溫,從2015年至今,新三板共有485家公司宣布啟動IPO,僅今年上半年已有182家啟動IPO,而去年全年有256家,2015年全年僅有47家。2017年前五個月,宣布擬IPO的公司月均達到36家,遠超去年的月均21家。在剛剛過去的5月,就有多達43家新三板公司宣布擬IPO。


此前的5月9日,盛利維爾(中國)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公司股票于2017年5月10日在新三板掛牌并公開轉讓,轉讓方式為協議轉讓,主辦券商為華創證券。然而就在掛牌的當天,盛利維爾發布《上市輔導公告》,宣布公司擬申請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并于境內上市,已于2017年4月1日向江蘇證監局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輔導備案登記材料,目前正在接受華創證券的上市輔導。


新鼎資本董事長張馳對記者表示,新三板企業的掛牌數量過去幾年出現激增,因此摘牌企業的絕對數量雖然多了,但比例并不高。從企業摘牌的原因來看,信息披露是一大因素,一些掛牌企業被審計機構出具非標準的審計意見,一些掛牌企業無法在今年6月30日之前披露2016年年報,一些企業自身帶有對賭條款,由于財務數據的變化可能要被迫執行,因此不愿意披露相應年報。另一方面,一些非創新層的企業本身沒有流動性,企業盈利狀況不佳,但是掛牌后的信息披露和規范治理以及稅收的成本較高,這類企業也傾向于摘牌。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股轉系統共發出59份年報問詢函,集中關注掛牌企業年報中財務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關聯關系以及可持續經營能力四大方面。由于新三板有大約一半公司是剛剛登陸資本市場,許多企業對公開披露年報的工作仍較為陌生。


與此同時,新三板市場整體面臨的流動性困境,也是迫使企業作出摘牌決定的原因之一。從市場成交來看,2016年以來,新三板市場的整體交易處于低潮,截至今年5月底來的17個月中,總成交金額只有2940.50億元,月均成交金額只有172.97億元,大量企業甚至掛牌以來并無成交。業內人士建議,新三板要留住優質企業,關鍵仍在于改善市場流動性,包括推出精選層等措施,優質企業通過差異化制度,可以獲得更好的流動性以及估值。

5

重磅!首例新三板投資者狀告主辦券商


時空客(831335)投資者把掛牌公司及主辦券商雙雙告上了法庭。時空客6月19日公告,章韌(原告)起訴時空客(被告一)及其主辦券商東興證券(被告二)事項于6月12日獲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受理。


 2011年5月17日,中國寶安(000009)的一名投資者以欺詐客戶為由,正式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卷入中國寶安“石墨礦門”事件的信達證券賠償其損失,成為A股首例投資者起訴券商案,而案件的焦點在于券商研報的真實性。


 A股市場從誕生到出現“股民起訴券商”事件,經歷了大約20年,而從新三板全國擴容開始算起,新三板經歷同類事件大約用了3年半時間。這絕對是成長中的新三板,發生了一起標志性的事件。


原告《民事訴狀》中訴稱:2014年10月31日被告一在被告二的保薦下,經全國股轉系統核準,在新三板掛牌并公開轉讓。2015年4月7日,原告分三次分批次買入被告一發行的“時空客”證券2000股、2000股6000股,合計1萬股,成交均價7元/股,共計7萬元。2016年2月18日,被告“時空客新傳媒(大連)股份有限公司”名稱變更為“時空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5月11日,被告一突然發布《關于公司申請重大事情停牌公告》,并于同月18日召開2015年年度股東大會,原告才發現以下事實:1、被告一在申請掛牌前,即負有巨額債務,被告二未盡職審查;2、被告二在督導2015年年度報告時發現被告一的實際控制人、原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恩權未經董事會決議有占用巨額資金的情形,但未及時履行督導職責,對全國股東進行風險提示;3、在2016年3月被告用公司資金提供債務擔保,被告一未及時披露信息,被告二未依法履行督導之責:4、被告一在兩次定向增發時,違法將公司所負高利貸轉為股份,且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期間,被告一的實際控制人、原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權通過本人或其他員工申請備用金、預付賬默等形式,從被告一轉出巨額資金至個人賬戶。綜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相關規定,二被告的行為共同損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特提起訴訟。


原告請求判令解除原告與被告一間的股票買賣合同;判令被告一退還原告股票交易7萬元及自2015年4月7日起至判決確定歸還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檔次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暫時計算至2017年1月20日計5927元);判令被告二對被告一應返款的上述款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此次訴訟尚未開庭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