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耘匯(275期) |在線教育:80%凈利潤低于1000萬元
在線教育:80%凈利潤低于1000萬元
近年來,互聯網教育逐漸受資本市場追捧,上萬家互聯網教育企業雨后春筍一樣開始涌現,那么近年互聯網教育企業的整體發展狀況到底如何?
一、創辦時間
企業的成長周期包含創立、開始盈利、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發展成為行業領先的知名品牌,甚至是登陸證券交易所,整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公司的創辦時間可作為衡量一個企業實力的標準之一。
二、員工規模
互聯網教育由互聯網和教育兩個因素驅動,借助互聯網教育可以讓有限的教育資源最大化利用。
從調查結果總體來看,絕大部分企業的規模在 100人以下,說明互聯網教育領域仍以中小企業居多,這一部分企業主要是探索盈利模式的企業。
三、細分領域
教育市場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市場,依據其教育的方向或面向的受眾,教育行業可以分為多個細分領域。目前,互聯網基本已深入教育的絕大多數領域,但不同領域的發展潛力不同,因而進入領域的企業數量也大不相同。
調查數據顯示,近一年互聯網教育企業中,中小學教育領域的企業最多,占比達到32.29%,可謂是最為火爆的互聯網教育市場;其次是占比20.83%的職業教育領域的企業,這主要是因為職業教育用戶需求強烈,付費能力也比較強。
然后是培訓技術服務領域企業,占比達到12.5%,這個領域興起主要是在線教育企業興起,帶起來這批以教育技術服務為主業的企業;綜合領域企業占比10.42%,是那些同時布局多個領域的企業。
其他的領域,學前教育、高等教育、語言學習、留學游學占比差別不大,但是教育行業的每個領域都在迅速發展,興趣/藝術教育、STEAM教育領域是在近兩年才興起的熱點,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四、產品類型
互聯網教育產品種類繁多,但按照其產品屬性可以分為內容型(培訓運營類企業本質上也是內容型企業)、平臺型、工具型、技術型、硬件型、社區型、綜合型、其他型。
據調查結果所知,絕大多數企業屬于內容型企業,占比為40.63%。教育本質還在于品質,而優質的內容是提升教育品質最重要的因素,而且分布數量更多也正符合行業需求。其次,分布最多的是技術型企業和平臺型企業,兩者占比均為19.79%。
技術型企業有兩種,一是為提供技術服務的教育信息化企業,二是為培訓機構提供技術服務的培訓技術企業。平臺類企業則有三種,B2B2C平臺、C2C平臺和O2O平臺。其中B2B2C主要是互聯網巨頭創辦運營,C2C小型企業創辦的比較傳統和小眾的學習平臺,O2O則是不再紅火的家教平臺。
工具型企業占比7.29%,包括題庫工具、測評工具、單詞記憶工具等。最后是其他類型企業占比8.33%。而社區型和設備型則占比比較少。硬件設備則屬于重資產企業,主要是一些上市公司布局這一領域。
五、融資狀況
企業融資是一門大學問,不僅考驗企業的商業模式,還考驗著創始人的個人魅力,很多企業在發展初期就因資金斷裂而無法前行。
六、客戶增長率
客戶是企業服務的對象,也是收入的來源。對于互聯網教育企業,客戶可能是學生、企業、政府和學校,學生客戶的收入來源則是培訓服務,企業、政府、學校客戶的收入來源則是內容、技術及運營服務。客戶的增長率決定了企業的發展速率。
七、營收分布
企業的營收規模是衡量一個企業體量的標準之一,也是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基礎。
八、凈利潤分布
凈利潤是企業盈利能力的衡量標準,也是企業穩定長期發展的命脈。傳統的教育培訓行業盈利性一般比較好,而互聯網教育則采用很多互聯網運營模式,在盈利情況上與傳統的培訓企業有所不同。
九、發展難題
教育本就是一個復雜的行業,政策、地域、客戶年齡、體制機制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影響著教育企業的發展。而互聯網教育企業,則更要面領互聯網行業用戶紅利消失、流量格局已定等不可逆轉的趨勢,企業發展更是要比傳統的教育企業難的多。
整體來看,互聯網教育企業發展,面領多重難題,其中遇到最多的難題是缺乏優秀的人才,企業占比54.17%。這主要還是由于互聯網教育屬于一個新興行業,需要既要懂互聯網又要懂教育的人才,而目前行業具備這種人才的企業還只是少數。
其次,企業遇到的難題是缺乏很好的產品銷售渠道以及產品研發及推廣資金不足的問題,企業占比分別為40.66%和38.54%。互聯網教育企業一直是投資熱點,多個領域的賽道增長已經演變為資本競爭。
沒有大資本加持,企業要生存發展下去確實很難。傳統的教育出版市場依賴渠道,而互聯網教育的內容傳播則要依靠流量,在互聯網流量已經被BAT等巨頭瓜分完畢的情況下,企業的產品推廣代價非常高,獲客成本居高不下。
業務發展遇到瓶頸、產品與服務在行業內缺乏競爭優勢的企業分別占比19.79%和13.54%,這兩個都是需要直面解決的問題,需要企業不斷去創新。
在經歷了五年的探索發展后,互聯網教育行業一些領域仍處于高速增長期,而一些領域已經進入穩定發展期。隨著行業不斷的探索、試錯和變革,在一些模式得到突破后,很多問題也會自然迎刃而解。
數據來源:領耘資本研究中心、網絡
- 上一篇:領耘匯(276期) | 誰是王者?8家港股教育上市公司年報多維度對比 2018/6/29
- 下一篇:領耘匯(274期) | 睿見教育(6068.HK):獲中國平安戰略投資,大灣區K12教育龍頭前景無量 2018/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