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僅為A股公司1/15 新三板信息安全概念股出路在哪?
文 | 挖貝網 王虎斌
新三板信息安全公司與主板相關公司實力相差懸殊,主板30家上市公司上半年的收入達到454億,而新三板109家公司收入僅為29.3億。
在信息安全產業萬億級別的市場中如何突圍?成為擺在這些新三板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瑞星等50家新三板公司虧損共4.6億
根據相關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信息安全產業的規模有望達到萬億級別,市場也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
面對如此誘人的市場,雖同屬信息安全行業,但上市公司與新三板企業之間的業績差距卻十分巨大。包括老牌殺毒軟件廠商瑞星在內的新三板相關企業表現都差強人意。
營收方面,上半年,新三板109家信息安全相關企業營收29.3億元,而30家相關上市公司營收454.5億元,是新三板企業的15倍。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新三板信息安全概念股中,營收過億的僅有兩家,分別是掌眾科技(430217)1.63億元、優炫軟件(430208)1.2億元。另外,新銳英誠(430085)、博雅科技(430082)、欣智恒(833024)、奔凱安全(834451)、盛世光明(430267)、工大軟件(831698)、海鑫科金(430021)等7家企業營收在7000萬元至一億元不等。
凈利潤方面,109家新三板信息安全企業中雖有59家盈利,但僅有6家企業盈利過千萬,更有7家企業盈利在百萬元以下,59家企業盈利總額僅為2.47億元。而25家盈利的上市公司利潤總額達到17.5億元,平均每家企業盈利7009萬元。
僅從數額對比來看,虧損是上半年新三板信息安全概念股的主基調,50家虧損企業共虧掉4.6億元。
其中,海鑫科金虧損1.3億元成為信息安全概念股里的虧損王。另外,包括瑞星信息(836598)、工大軟件等明星企業在內,11家企業虧損均超過1000萬。據挖貝網統計,這11家企業虧損總額高達3.4億元,占新三板信息安全行業虧損總額的73%。
2017年上半年虧損過千萬的11家新三板信息安全企業(挖貝網wabei.cn制圖)
新三板信息安全概念股如何突圍?
同為信息安全概念股,新三板大多存在規模偏小的問題,與上市公司相比實力差距懸殊,IT行業強者恒強的特點展現無疑。
巨大的研發投入是信息安全企業的本質特征,上市公司有足夠的資源優勢和先發優勢,可以進行大量的研發投入。而中小型企業在這方面的實力也難于和上市公司相提并論,缺乏核心技術和獨到商業模式支撐的中小型公司將變得更加舉步維艱。
信息安全產業的競爭格局在PC時代就已經形成,如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市場空間進一步擴大,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想要脫穎而出的初創型信息安全公司必須具備兩方面的條件:一是看是否具備核心技術,二是有沒有好的商業模式。
對于新三板質地較好的信息安全企業發展,北京金長川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平安表示,被上市公司并購或許是這些企業的未來方向。
“持續的高投入,基本上只有上市公司才具備這樣的能力,因此這個行業今后的大趨勢是并購。”劉平安說道。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并購或許是提高新三板市場流動性的一個比較好的方式。同時對大量的中介機構而言,并購也有利于他們更有針對性的開展業務,“好標的的篩選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很重要。”
而對于新三板好的投資標的,劉平安認為這些信息安全公司的估值普遍過高。據他講述,公司今年看了好幾個信息安全項目,但最后都無奈選擇放棄。原因有兩點:一是企業估值普遍過高,二是流動性太差,“這兩點對于投資者來說,都是致命的。”
“在目前的市場行情下,新三板的公司還要40-50倍的市盈率,價格風險太高。”劉平安對挖貝網說道,此外鑒于新三板市場的投資環境,投資機構普遍趨于謹慎,即使看好這個行業,也不得不忍痛割愛。
對于上述觀點,新三板獨立評論人布娜新表示,估值有客觀標準,也有一定主觀性,對于看好賽道的投資者來說,估值以及未來發展潛力同樣重要。
此外,他還表示,信息安全行業受政策與需求雙驅動,細分賽道多,新興領域不斷涌現,比如移動安全、工控安全、云安全、大數據安全、物聯網安全等,加之全民安全意識的提高,該行業未來活力十足。
而對于行業內的企業而言,“關鍵還是看公司自身能否把握行業發展機遇,在細分藍海領域有自身獨特的競爭優勢。”
- 上一篇:新三板PE/VC并購退出漸成潮流 回報倍數收窄趨同 2017/9/18
- 下一篇:騰訊阿里版權互授:在線音樂成巨頭游戲 新三板音樂股如何突圍? 2017/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