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xxxx视频播放免费_啊灬啊别停灬啊灬快点小柔_一本大道香蕉高清视频在线 _日韩欧美福利 -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2000萬元級別企業的IPO春天來了,昨日審9家過8家

2017/3/30 19:58:46 點擊:699
 

三板成指:1234.78


漲跌幅0.38%,成交額10.94億;總掛牌數10996,總成交1316家



三板做市:1161.62


漲跌幅-0.05%,成交額5.64億;做市掛牌數1613,做市成交801家


做市轉讓漲幅前五:




交易額前五:



要聞集錦

News

  • 2000萬元級別企業的IPO春天來了,昨日審9家過8家

  • 股轉最新指引,IPO文件與掛牌材料不一致要的處理意見

  • 新三板設漲跌停板尷尬了一批股票,或倒逼企業做市?

  • 一天8家券商“領罰單”,股轉對信披違規再出重拳

  • 一季度新三板摘牌數量占去年八成

1

2000萬元級別企業的IPO春天來了,昨日審9家過8家


2017年3月28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共審核9家IPO申請,其中過會8家,被否1家;經審核,北京新水源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未通過發審會審核,太龍(福建)商業照明股份有限公司(首發)、杭州園林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首發)、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福建星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首發)、北京新水源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江蘇金陵體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首發)、深圳市超頻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浙江正元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 萬通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經審核過會。今天有三家IPO企業扣非后凈利潤在2500萬元及以下,其中每年均在2000萬元以上的IPO申請因綜合癥狀被否,而前兩年凈利潤在1000多萬元的項目過會了,2000萬元IPO企業的春天來了,見下述分析。


一、北京新水源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今天被否,毀于綜合雜癥


北京新水源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2015年、2016年營業利潤分別為1738.72萬元、2484.99萬元、2659.75萬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596.34萬元、2781.24萬元和2523.46萬元,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016.34萬元、2756.65萬元、2381.16萬元;此外,發行人期末存在應收賬款余額較大的風險2014 年末、 2015 年末和 2016 年末,公司的應收賬款余額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48.12%、 51.31%和 64.60%。


根據證監會發審會的提問,發行人發行人固定資產原值為272.90萬元,其中機器設備43.78萬元、辦公設備145.82萬元,發審委員質疑固定資產這么少,是否足夠進行前述產品的生產;發行人募集資金項目設備購置費用1,775.00萬元、實施費用5,230.00萬元、辦事處費用5,000.00萬元,發審會質疑募集項目的可行性,質疑固定資產中的機器設備與收入的配比關系,銷售費用、管理費用測算及會計處理方法;此外,發審會還對發行人一次性實施驗收項目和分部實施分部驗收項目收入的收入確認方法和內外部依據、工程承包是否如實披露等事項進行了提問。


二、2000萬元的IPO企業的春天真的來了


今天審核的9家企業中,其中三家企業的扣非后凈利潤在2500萬元及以下,占今天審核數量的三分之一,其中2家過會,而且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前兩年扣非后凈利潤都是1000多萬,杭州園林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扣非后凈利潤也就是1400多萬元。北京新水源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沒有過會,不是因為凈利潤少,而是因為患了綜合雜癥,多個邏輯和披露問題所以IPO擱淺。這是多么大的利好,預示著2000萬元的IPO企業的春天真的來了,1000多萬元準備IPO輔導,2000萬元上會上市的新時代來了。看看這幾家凈利潤2000多萬過會的案例吧:


(1)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深圳市國資委控制的國有企業,2014年、2015年、2016年,營業利潤分別為1294.49萬元、1780.45萬元、2584.88萬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244.75萬元、2333.110萬元和3153.96萬元,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077.01萬元、1498.34萬元、2338.21萬元;公司非經常性損益占公司凈利潤比例較高,報告期分別達 52.02%、 35.78%和 25.86%。此外,發行人存在應收賬款余額較大的風險,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余額為 13,380.35 萬元、 18,609.31 萬元和20,765.79 萬元,占各期末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 35.88%、 41.34%和 38.77%,占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51.53%、 66.34%和 59.99%。其中一年以內賬齡的應收賬款余額占比分別為 77.34%、 66.53%和 60.55%。


(2)杭州園林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2015年、2016年營業利潤分別為2663.47萬元、1573.85萬元、2920.64萬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344.19萬元、1405.29萬元和2524.38萬元,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290.79萬元、1411.72萬元、2518.26萬元;此外,發行人存在應收賬款較高且增長較快的風險,報告期各期末, 公司應收賬款分別為 5,492.46 萬元、6,376.83 萬元和 7,363.47萬元,占報告期各期末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 28.58%、 32.81%和 24.42%,占報告期內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48.47%、 58.96%和 63.37%,公司應收賬款較高,且快速增長。


三、應收賬款金額較高,占營業收入比例60%過會都很順利


浙江正元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應收賬款比重較高,存在無法收回的風險,報告期內,隨著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營業收入快速增長,公司應收賬款也相應增長。 2014 年 12 月 31 日、 2015 年 12 月 31 日和 2016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應收賬款賬面金額分別為 16,168.32 萬元和 19,172.02 萬元和 21,031.46 萬元,應收賬款賬面金額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 53.49%和 59.95%和 57.88%,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 1.99 和 1.63 和 1.60,受業務特點和客戶結構影響,應收賬款回款相對較慢,應收賬款的快速增長會對公司現金流狀況產生一定影響,增加公司對業務運營資金的需求。順利過會。


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占各期末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 35.88%、 41.34%和 38.77%,占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51.53%、 66.34%和 59.99%。其中一年以內賬齡的應收賬款余額占比分別為 77.34%、 66.53%和 60.55%。順利過會。


杭州園林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占報告期各期末總 資產的比例分別為 28.58%、 32.81%和 24.42%,占報告期內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48.47%、 58.96%和 63.37%,公司應收賬款較高,且快速增長。順利過會。

2

股轉最新指引,IPO文件與掛牌材料不一致要的處理意見


本月發審會共審核52家IPO申請,共否決3家申請,過會率94.23%。看到2000萬凈利潤上市的企業頻頻出現,過會率又這么高,很多新三板企業都蠢蠢欲動,磨拳插掌準備IPO了,在興奮準備的同時,也為原來新三板掛牌及掛牌后融資所進行的虛假披露和財務數據注水背上了負擔,要IPO就得進行清算。看著這么多優質公司一群群直奔A股,股轉公司終于出手了,券商、會計師等中介機構也逃不了。


3月15日, IPO排隊的新三板企業世紀天鴻(833456),因掛牌文件與IPO招股說明書存在差異而被股轉公司開出罰單——對世紀天鴻及董事長、董事會秘書采取自律監管措施。股轉系統指出,世紀天鴻存在2013 年度前五名供應商采購情況信息披露不真實、關聯交易信息披露不真實和不完整、13 年度及14 年度前五大客戶銷售情況信息披露不真實、預付賬款性質信息披露不真實等四大問題。


新三板企業在掛牌時很多都存在信息披露不規范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未披露的代持行為、未披露的對賭協議、關聯方披露不全面、財務數據不準確、五大客戶及供應商信息不準確,包括客戶、供應商名稱及金額。券商投行表示,若IPO財務核查發現與新三板掛牌存在嚴重的差異,差異比例過大,則必須調整申報基準日,待問題解決后再擇機申報,看來這后果還是嚴重的。


針對新三板企業較多的存在這種掛牌文件與IPO招股說明書披露不一致的問題,3月29日晚間,股轉公司出臺《掛牌公司信息披露及會計業務問答(三)》,就規范掛牌公司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申報文件與在全國股轉系統指定信息披露平臺披露內容不一致的行為進行相關會計處理出臺相關規定。明確規定,如果IPO申報文件與股轉系統信批文件存在不一致,必須及時披露更正公告,且更正時間不得晚于招股說明書的披露時間。更正文件涉及掛牌首次信息披露內容的,需提供主辦券商出具的專項說明,如涉及會計師事務所或律師事務所披露文件更正,應由會計師事務所或律師事務所出具專項說明。


關于發布《掛牌公司信息披露及會計業務問答(三)》的通知:


各市場參與人:


為保證掛牌公司信息披露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提高掛牌公司信息披露質量,規范掛牌公司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申報文件與在全國股轉系統指定信息披露平臺披露內容不一致的行為,解決掛牌公司與其他市場主體定期報告披露時間不一致的問題,我司制定《掛牌公司信息披露及會計業務問答(三)》,現予以發布。


自發布之日起,掛牌公司相關信息披露應當按照本問答的規定執行。


附件:掛牌公司信息披露及會計業務問答(三)


一、若掛牌公司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申報文件與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指定信息披露平臺披露的內容不一致,應當如何處理? 


答: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試行)》1.5,申請掛牌公司、掛牌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主辦券商依法披露的信息,應當第一時間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指定信息披露平臺(www.neeq.com.cn或www.neeq.cc)公布。

(一)若掛牌公司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申報文件與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指定信息披露平臺披露的定期報告內容不一致,應當及時進行更正,披露內容包括:


1.更正公告。更正公告中應明確具體更正內容,且更正時間不得晚于招股說明書的披露時間。若定期報告中存在重要的前期差錯,更正公告內容還應包括以下方面:


Ø 前期差錯更正事項的性質及原因;

Ø 各個列報前期財務報表中受影響的項目名稱和更正金額;

Ø 前期差錯更正事項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及更正后的財務指標;

Ø 若存在無法追溯重述的情況,應當說明該事實和原因以及對前期差錯開始進行更正的時點、具體更正情況;

Ø 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對更正事項的性質及原因的說明。


2.更正后的定期報告。掛牌公司應當對受更正事項影響的最近兩個會計年度定期報告以及最近一期定期報告進行更正。


3.會計師事務所說明。定期報告涉及重要前期差錯更正的,掛牌公司應當披露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專項說明。


(二)更正文件涉及掛牌首次信息披露內容的,需參照(一)進行更正,并提供主辦券商出具的專項說明,如涉及會計師事務所或律師事務所披露文件更正,應由會計師事務所或律師事務所出具專項說明。


二、掛牌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滬深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其信息披露上有何特殊要求?


答:掛牌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滬深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其定期報告應當與上市公司同時披露。上市公司披露臨時報告涉及的重大事件,對掛牌公司證券及衍生品種交易價格可能產生較大影響的,掛牌公司應當與上市公司同時披露臨時報告。如無法同時披露的,掛牌公司應當申請其股票暫停轉讓至披露之日。

3

新三板設漲跌停板尷尬了一批股票,或倒逼企業做市?


全國股轉系統在上周六放了個大招,尷尬了一大批新三板企業。3月25日,全國股轉系統發布公告,自3月27日起對協議轉讓下的股票設置申報有效價格范圍。即,申報價格應當不高于前收盤價的200%且不低于前收盤價的50%,超出該有效價格范圍的申報無效。有市場人士認為,這相當于變相的設置了“漲跌停板”,對于新三板此前頻發的“烏龍指”和“一分錢交易”亂象都會有一定的遏制作用。


另外,這對于延緩從2016年年底開始掀起的“做市轉協議”浪潮或將也起一定作用,甚至可能會倒逼企業去做市,對提升新三板流動性或許也有好處。


低價股票幾時“回春”?


挖貝網根據全國股轉系統公開數據統計,在新規發布前一天(3月24日),收盤價在0.01-0.1元(含)的新三板企業就有25家。但事實上,股價異常的股票數量遠不止于此。今年2月6日,全國股轉系統發布監管公告,對名為“姜素華”的賬戶采取限制證券賬戶交易(六個月)的自律監管措施。在公告中,0.92元/股、0.02元/股、0.01元/股、0.24元/股等均被全國股轉系統認定為嚴重偏離市場行情的價格。由此來看,“異常”是一個相對概念,25家只是出現異常股價的企業數量的冰山一角。


而這其中,因異常交易導致股價被定格在1分錢到1毛錢之間的股票相對而言更難“翻身”。在此前的交易規則下,企業出于“利益輸送”、“避稅”等各種目的,借助協議轉讓交易制度的漏洞,讓公司股價坐上“過山車”,今天1分,明天幾十,漲跌幅大起大落,成為新三板特有“奇觀”。比如,因沒有成交3月28日收盤價仍為0.01元的大乘科技(832256.OC),在2016年12月8日以0.01元/股的價格成交8萬股,跌幅達到99.8%;次日股價卻飆升至20元,創下199900%的漲幅。如此前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院相關人士所言,在過去的交易規則下,協議轉讓股票很難通過二級市場成交價格來反映企業真實的估值水平。


而在股轉報價新規發布后,協議轉讓下大起大落的股價宣告終結。按照股轉報價新規,協議轉讓下的股票申報價格應當不高于前收盤價的200%且不低于前收盤價的50%。如,某掛牌公司前收盤價為0.01元,那么這家公司今日的交易價格應在0.005-0.02元之間,否則即為無效報價。這也意味著,出現一分錢交易的掛牌公司要想將股價恢復正常水平,要以“手拉手”的交易方式經歷數個甚至數十數百個“漲停”才能做到。這中間不僅要協商買賣雙方,還要提防撿漏者“截胡”,另外還需要掌握一個“度”:長期“頂格交易”很可能招致監管層的處罰,又是一個得不償失的行為。


現在,“掙扎”著想恢復股價的企業已經出現。如聚智未來(834538.OC),該公司在2月14日成交533.33萬股,股價由此前的30.2元暴跌至0.10元,跌幅達到99.67%。經歷一個多月的沉寂后,聚智未來在3月28日以0.20元的價格成交1000股,漲幅達100%。類似的意圖恢復股價的還有奉天電子(430293.OC)等企業。但正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樣。在此前協議轉讓的交易規則下,要將股價降到一分錢、一毛錢容易,股轉報價新規實施后,恢復股價的難度不亞于登天。


另外,股轉報價新規的實施鎖定的不只是一分錢、一毛錢這樣的低價股票交易,對于股票在高價位的掛牌公司,同樣有效。


對資本市場有了解的人應該對“市值管理”這個詞并不陌生。要讓公司市值上漲,拉升股價不可或缺。除公司本身質地不錯的企業不用操太多心外,那些靠市值管理將股價“做”上去的企業就要小心了。如果股價與公司價值不匹配,長期居于高位,精明的新三板投資者估計不會買單。


或倒逼協議轉做市?


受股轉報價新規影響的掛牌企業約占總數的近9成。截止3月28日,新三板10979家掛牌企業中就有9366家企業采取協議轉讓,采取做市轉讓的僅1613家。而目前,采取協議轉讓的掛牌企業數量還在不斷擴張。除做市轉讓本身對公司質地有較高要求比較難實現外,從2016年年底掀起的“做市轉協議”大潮也是致使協議轉讓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的原因之一。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從2016年至今,已有171家企業正式由做市轉為協議,僅今年就有88家。這其中還不包括正在申請或已獲批只是還沒正式施行的企業。


從協議轉做市,擺脫股轉報價新規的限制會否成為股價異常的掛牌公司救星?新三板資深投資者、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認為,對于收盤價不幸定格在1分錢的公司,只有兩種辦法可以化解1分錢困局,一是通過對敲一步一步將股價拉回正常水平,二是轉為做市轉讓。


周運南解釋道,“因為定增價和做市價不受限,所以可以先向至少2家做市商正常價定增,然后協議轉做市。這樣可以避免頂格連續漲從而可能招致的監管和處罰。通過曲線救國,實現價格回歸正常。”


某券商人士則對挖貝網表示,做市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拉升股價的作用,但新三板做市商數量本就少,屬于剛性需求。如掛牌企業真想采取轉做市的方式拉升股價,一方面做市商可能不太好找,另一方面這些企業可能會遭到做市商的壓價。“現在公司的股價這么低,新規實施后很長一段時間預計也會處于低位,做市商也要考慮退出的問題,如果沒有好處,做市商可能不大愿意冒險。”上述券商人士表示。


對于目前交易低迷的新三板,做市股票的增加對流動性的改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不過,定增、協議轉做市都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事情,尚需時日。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分析師劉蕓表示,目前來看,股轉的新規對于做市的促進作用還相當有限,短期內對流動性的作用也并不明顯。對于投資者來說,做市交易過程中也可能由于人為失誤等原因造成異常報價,這方面的預警和流動性的保持也是市場重點關注的問題。她建議,“企業還是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產品和服務上,不要完全被資本市場的節奏帶著走。”

4

一天8家券商“領罰單”,股轉對信披違規再出重拳


近期,新三板監管趨嚴的態勢有增無減。繼3月10日股轉系統一次性開出8張罰單后,3月28日股轉系統“破天荒”一次性開出了15張罰單,其中有10張開給了8家券商。


在8家被罰的券商中,華安證券、聯訊證券、渤海證券、銀泰證券、首創證券、財富證券分別領到一張“罰單”;華泰證券、招商證券分別領到了兩張“罰單”。從原因來看,8家券商幾乎全部是因為信披違規被罰。


華安證券、招商證券、聯訊證券、渤海證券、銀泰證券、首創證券6家券商皆因為在加入或退出為相關公司做市時,未及時在股轉系統公告,構成信披違規受到自律監管,被股轉“請喝茶”。


財富證券的違規行為略有不同。據論壇君了解,2017年1月4日,財富證券接到股轉公司電話,同意其自1月5日開始,退出為福達合金(832675)做市。但財富證券刊發的公告稱,退出做市日期為1月6日。股轉公司對財富證券采取約見談話,并要求提交書面承諾的自律監管措施。


華泰證券涉及兩起信披違規。一是其推薦掛牌的企業伊貝股份(834702)存在關聯擔保情況,而該公司的公開轉讓說明書中未披露相關事項,華泰證券未盡勤勉責任,被股轉系統采取提交書面承諾的自律監管措施。


另外,華泰證券在審查澤衡環保(835993)子公司被罰問題時,未核實事實差異。澤衡環保子公司被環保部門罰款6萬元,而公開轉讓說明書披露的處罰金額為3萬元。


同樣領到兩張罰單的招商證券,除前文所述事項外,還因其推薦的企業宣燃股份(836102),曾經耗資2.07億元收購另一家企業,但公開轉讓說明書中未披露該事項,構成信披違規。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被罰的不僅有券商,前文所提到的企業及會計師事務所也同時被罰。這與早前的幾個案例相似——均因信披違規被罰,且均對企業、律所、主辦券商一并進行處罰。

5

一季度新三板摘牌數量占去年八成


2017年以來,新三板掛牌公司摘牌數量激增。截至3月28日,已有45家企業宣布終止掛牌。而2016年全年共有56家企業摘牌。今年一季度新三板摘牌企業的數量,已占到去年全年的八成。摘牌原因多為并購整合;部分企業則是轉戰IPO擬登陸A股市場。業內人士表示,融資難、估值低、流動性差一直是困擾新三板的三大魔咒,2016年新三板市場融資難度較往年大幅上升。隨著融資難度加大以及IPO審核提速,更多的企業料轉身加入IPO隊伍。


10家企業同一天宣布摘牌


2017年以來,新三板企業摘牌數量可謂“跑步前進”。截至3月28日,摘牌企業總數達到45家,占2016年全年總數56家約80%。僅3月21日當天,就有10家掛牌企業宣布摘牌,創下新三板市場單日摘牌企業數量新高。


此前,新三板曾有兩次多家企業同日摘牌的情況,但從未有過單日摘牌企業數量達到10家的情況。2016年7月8日,新三板掛牌公司寶蓮生物、揚開電力、騰楷網絡、澤輝股份、ST實杰和欣泰材料6家企業終止掛牌;2017年1月26日,伯特利、三花小貸、美軻股份、拓斯達、天語和聲和奧克斯電6家企業同日摘牌。


此次同日摘牌的10家企業包括光莆電子、星諾奇、瑞貝科技、杰普特、德恩精工、唯捷創芯、博信通信、鋒尚傳媒、易之園林和鑫聯環保。其中,6家企業沖刺IPO,擬轉戰A股市場。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自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28日,新三板共有約352家企業接受上市輔導。其中,85家企業已向證監會申報了IPO上市材料并獲得受理。從IPO輔導情況來看,今年以來,93家掛牌企業發布公告接受IPO輔導,占去年全年數量約36%。


部分優質公司加快沖刺A股市場,對于新三板市場而言也是一個挑戰,這意味著優質企業持續流失。東北證券新三板研究中心總監付立春表示,優質企業流失,說明新三板對其吸引力不夠。解決好融資供給問題,提升流動性、交易活躍度,才能吸引更多優質企業。


新三板融資難度加大


“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融資。目前新三板市場融資難、估值低問題突出,加之流動性較差,因此不少投資者選擇觀望。這將導致新三板市場的融資難度加大,優質企業或加速作別新三板。”付立春表示。


2016年以來,深圳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定增融資金額均實現增長,但新三板定增市場幾乎停滯不前,企業融資難度加大。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截至2016年12月31日,新三板市場發布定增預案的公司3789家;2840家公司完成定增,發行482.84億股,相當于2015年全年的92%;實現融資2412.49億元,相當于2015全年的89%。如果考慮到掛牌企業數量大幅增長的情況,2016年新三板定增市場融資與2015年相比差距較大,企業融資難度增加。


“2016年掛牌企業數量比2015年增長了80%。與掛牌企業數量擴容速度相比,融資規模遠遠跟不上。”盛景網聯新三板研究院院長楊青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2016年,新三板融資規模呈現逐季下滑的趨勢。其中,一季度有883家企業實施完成了891次增發,募資總額425.95億元;二季度有743家企業實施完成745次增發,募資總額297.23億元;三季度有488家企業實施完成490次增發,募資總額為216.39億元。


另一方面,掛牌公司從發布定增公告到實施完成的平均時間大幅延長。2015年,該數字為90日,2016年延長到了121日。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融資難度在加大。投中研究院研究員史蘇寧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數據上看,分層制度并沒有實際改變流動性差的狀況,這也是眾多優質企業奔赴A股市場的重要原因。


15家企業登陸A股市場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合縱科技、康斯特、雙杰電氣、安控科技、東土科技、博暉創新、紫光華宇、佳訊飛鴻、世紀瑞爾、北陸藥業、久其軟件、江蘇中旗、海辰藥業、碳元科技、常熟汽飾15家公司已相繼登陸A股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以前,轉戰A股市場IPO,成為掛牌公司從新三板上摘牌的唯一原因。其中,久其軟件2008年1月摘牌,并成功登陸創業板。2016年12月,中旗股份完成了IPO,首發1835萬股,每股發行價為22.29元,募集資金4.09億元。


中旗股份給新三板企業轉戰創業板上了一堂“勵志”課。2014年10月,中旗股份在新三板掛牌;2015年2月,公司預披露IPO相關文件。獲得證監會受理后,2015年2月停牌;2016年8月,公司首發獲通過;2016年11月,申請在新三板終止掛牌;2016年12月,成功在創業板首發。


在兩年的新三板市場掛牌期間,中旗股份沒有進行過一筆交易。其總股本在IPO之前為5500萬股,股東結構也未發生變化。從目前情況看,機構投資者九鼎集團所持中旗股份的市值達到13億元。數據顯示,上述已完成IPO的15家新三板公司,平均排隊時間為1.55年。其中,安控科技、雙杰電氣、康斯特及合縱科因暫停發行排隊時間稍長。


從新三板到創業板,中旗股份的估值提升了2.7倍。2015年6月從新三板轉至中小板的合縱科技估值則提升了2.8倍。巨大的估值差異激發越來越多的新三板掛牌公司進入IPO輔導,啟動上市進程。


上陵牧業董秘沈致君表示,對于相同行業的公司,即使新三板公司利潤更高,市盈率可能不到10倍;而主板公司估值可以達到90倍以上。因此,新三板公司在融資時,面對投資機構顯得信心不足。


廣證恒生總經理袁季表示,從目前情況看,完成從新三板到A股的“跨越”可以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登陸A股市場后,企業無論是估值水平、流動性還是募資能力都將取得了巨大的提升。“A股市場在定價、融資、資源配置方面整體比新三板要強,企業從資本市場獲得的支持力度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從新三板摘牌轉戰IPO成功的企業大多有一個共同特點:從掛牌到摘牌,在二級市場幾乎沒有交易。除雙杰電氣外,其余公司在新三板掛牌生涯不僅是二級市場零成交,一級市場也是零融資。


企巢新三板學院院長程曉明表示,證券市場的核心功能是對企業的定價。同一家公司在新三板市場為6元/股,到了A股市場可以達到每股20多元,這種現象讓人深思。


近半公司達到創業板財務標準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新三板共有4946家掛牌企業符合創業板IPO財務條件,約占萬余家掛牌企業的50%。根據相關規定,創業板IPO的財務條件主要由盈利和凈資產兩個指標組成。首先,企業必須滿足最近一期凈資產不少于2000萬元(下稱“共同標準”);其次,企業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于1000萬元(下稱“標準一”);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于5000萬元(下稱“標準二”)。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較低者為計算依據。


統計數據顯示,在上述滿足創業板IPO財務條件的4946家掛牌企業中,同時滿足標準一和標準二的共有2732家,只滿足標準一或標準二的分別有272家和1942家。符合創業板標準一和標準二排名靠前的企業包括東海證券、齊魯銀行、湘財證券、南京證券、中科招商、華龍證券、南通三建、成大生物、墾豐種業、華強方特、天地壹號、祥云飛龍、圣泉集團、合全藥業、山東綠霸、聯訊證券等。分行業看,計算機軟件、專用設備、化學制品、通用設備、電子設備制造行業分別有624家、302家、282家、254家、165家掛牌企業符合創業板IPO財務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