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泰達(836263)劉斌:做環保產業要有一點情懷
文 挖貝網 李云琦
2013年1月,我國30各省、市、區4次陷入霧霾之中,“霧霾”成為當年大家熱議的關鍵詞。
2016年12月16日至21日,京津冀地區及山東、河南等地都出現了大范圍區域性重污染,全國中到重度以上污染的城市已經到了71個。
霧霾加重的背后,“霧霾產業鏈”應運而生,空氣凈化器、防霾口罩等產品熱銷,與“治霾”相關的“環保概念股”也受到人們關注。
作為環保產業中的一份子,中航泰達(836263)的董事長劉斌十分看重自己從事了10年的環保行業。他對挖貝網表示,如果環保企業不好好做,那么很可能第二天所有人的健康、生命都會受到影響。
用劉斌的話說,環保產業本身帶有一定公益性質。“做環保產業的人,也需要有一點情懷,不能只為了掙錢而不計后果。“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中航泰達主要做工業煙氣治理的建造和運營業務,客戶群體集中在鋼鐵廠、火電廠,2016年成功進入新三板創新層。
10年環保路:靠技術起家 用心做服務
2006年,因為鋼鐵行業煙氣處理中使用的脫硫技術和火電類板塊有差異,上海寶鋼和航天部的專家開始聯合研究適用于鋼鐵行業污染物減排的脫硫技術。
“鋼鐵在初級冶煉中,會釋放出大量的粉塵,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對煙氣治理的環保需求日益凸顯。我們很多專家花費了近兩年的時間研究了一整套包括鋼鐵燒結、球團等在內的鋼鐵脫硫專用技術。”劉斌說道。
當時的這套技術,被劉斌稱作是“第一代技術”。他介紹,這套技術能適應工況的變化,結構復雜,在上海寶鋼用得非常好。
在獲得技術的基礎上,中航泰達對不同的客戶都需要提供定制化的煙氣處理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在工程實施完成后為客戶提供運營服務。
“公司會根據不同企業的需求做一個工藝方案,再針對此方案進行初步設計、工程化設計,最后變成一個工程隊拿到手就能實施的藍圖來進行施工。工程建造完成后,再為客戶提供后期的運營管理服務,來保證客戶的環保指標達標。”
劉斌介紹。據了解,中航泰達的服務的客戶包括包鋼、安鋼、昆鋼等大型鋼鐵企業,獲得了一定口碑。
談起客戶對公司的認可,劉斌一臉自豪。”一是能滿足監管部門對他們的環保監測要求,這是對技術先進性的認可;第二是我們在長期的運營服務中,能滿足客戶的需求,我們很注重客戶體驗,不斷優化服務,將客戶看成是利益共同體。”
曾遭遇”滑鐵盧“ 更踏實做研究
成功的路上總是布滿荊棘。按照劉斌的話說,競標失敗或者工程實施、運營上出現問題,是很常見的事情。
劉斌介紹,在三年前公司進行的內蒙古項目上,公司采用第一代技術來進行工程實施。前期的施工、運營階段都很順利,但后期發現因對工況的估算經驗不足,導致無法滿足排放需求。
“業主提供的參數和實際運營上有偏差,后期他們還更換了工況的材料,導致對之前煙氣治理能力的設計不能滿足后期實際的需求。當時沒有經驗,我們和業主都沒有預料到。”劉斌說道。
隨后,中航泰達迅速推出了第二套技術方案,去研究怎樣適應西北地區的高硫煤、高硫礦企業。后來公司做了大量的研究,改變了塔內結構,加入“噴淋塔”等技術,最終順利完成工況要求。
劉斌坦言,這一次工程使他們獲得很多經驗和教訓。他稱,技術看起來是很容易做到,但是如果不踏踏實實去做一些研究,不認真的對待這些技術細節,那么將技術集成起來后可能會遇到更多局限,很難把事情做好。
“你做出來的環保設施是否達標,是很容易檢測到的。這就讓我們不能放棄任何細節,不能急功近利。我們內部有要求:任何工程,首先保證的就是工程質量,保證工程質量才可能成功,在工程成功基礎之上才可能有盈利。”
這樣的態度也讓中航泰達的技術不斷進步。目前,中航泰達已經在煙氣治理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知識產權體系,有移動式模塊化煙氣凈化裝置、強制紊流煙氣脫硫塔等四項發明專利和旋渦撞擊流脫硫除塵裝置、氧化風噴出裝置等十項實用新型專利。
隨著項目經驗的增多,技術和服務成為中航泰的優勢,業績穩步增長。 數據顯示,中航泰達2013年的營業收入為4815萬元,凈利潤為88萬元,而到了2015年公司的營業收入為2.29億元,凈利潤為5988萬元。
未來:期待創新層利好
隨著中航泰達的發展壯大,新的挑戰也將要來臨。
”公司的人員素質、管理水平、發展理念都已經到了一個需要提升的階段,隨著企業的壯大我們需要技術更加多元化、客戶更分散、產業有更多延伸,否則我們只能停留在非常初級的階段。“劉斌談到。
2016年4月,中航泰達發行300萬股股票,成功獲得4029萬元募資。未來,中航泰達也計劃大力借助資本平臺,為公司的技術研發和新業務拓展提供資金保障。
”有了足夠的資本才能做更深度的技術研發,以及完善薪酬體系等管理機制。技術型的企業發展是需要有人才儲備的,這就需要資本力量來幫助你引進、買斷一些技術或者人才。“劉斌說道。
對于投資人,劉斌也有自己的期待。”這個行業不能過于的急功近利,投資人要看到這個行業的長期發展,而不是追求短期利益,殺雞取卵。我們希望能引進對我們的產業更有信心和有耐心的投資人。“
2016年,新三板第一批創新層名單公布,中航泰達因同時符合標準一和標準二成功進入創新層。
在劉斌看來,公司掛牌新三板、進入創新層,能給中航泰達帶來更多的機會,在引進資本的同時,對公司的品牌效應、行業的聚集能力都有幫助。針對創新層,劉斌還在期待更多的利好政策。
- 上一篇:新三板虛擬現實行業報告:超八成企業虧損 2017/2/20
- 下一篇:新三板上市輔導企業332家 1月新增同比增長25.9% 2017/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