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擴容加速 新三板創新層正在上演“大逃亡”
文 |挖貝網 郭麗霞
IPO常態化的說法,讓A股在1月16日玩了一次蹦極,創業板跌幅一度超過6%。不過,對于新三板掛牌企業來說,可能就是一個利好,特別是對于新三板創新層企業,轉板變得越來越容易。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月18日,已經有162家創新層企業宣布IPO計劃。除此之外,新三板951家創新層企業中有875家企業在財務方面也符合創業板IPO要求。
創新層企業正在上演一場大逃亡的游戲,目標就是A股上市。
1/6創新層企業宣布IPO
據媒體報道,A股擴容始于去年,全年共有227家企業在A股完成IPO,創下2012年以來的最高紀錄,2016年12月IPO數量更是高達45家。
一個月12家IPO速度可能還不最高目標,進入2017年,平均每天IPO基本保持在3家左右。目前,A股市場還有600多家公司在排隊,按照這個速度,一年就可以消化掉。新三板有不少優質的明星企業,例如,神州優車、英雄互娛、開心麻花等,他們當初看重新三板,就是因為IPO排隊等待時間太長。
如今,新股發行節奏明顯加快,新三板市場流動性卻持續低迷。相比掛牌公司數量的爆發式增長,新三板融資額增幅情況并不樂觀。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新三板融資金額為1450.8億元, 與2015年融資額1216.17億元相比僅增長19.29%。
一般新三板掛牌需要的時間在3-6個月之間,現在IPO的時間也就一年左右。對于套現、融資都存在巨大優勢的A股市場,多等6個月時間就不是問題了,相信每家企業都會選擇后者。
2016年12月,江蘇中旗新三板退市后IPO登錄上創業板,成為IPO重啟后新三板首家成功轉板的企業。隨后,廣東拓斯達緊跟江蘇中旗的步伐,于12月23日過會成功;2017年1月6日,浙江三星新材IPO申請獲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并成為2017年第一家、2016年以來第三家過會的新三板企業。
示范效應正在顯示,目前大量新三板公司紛紛接受IPO輔導,在新三板分層紅利尚未釋放之前,創新層公司更是迫不及待舍創新層直奔IPO。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資料顯示,截止到1月18日,在951家創新層企業中,目前共有162家創新層公司進入IPO輔導,占創新層企業總數約1/6。
創新層公司上市輔導名單(挖貝網配圖)
創新層公司上市輔導名單(挖貝網配圖)
創新層公司上市輔導名單(挖貝網配圖)
875家創新層公司符合創業板財務標準
根據創業板上市條件要求,企業必須是依法設立且持續經營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且發行后股本總額不少于三千萬元。除此之外,還需要在凈利潤、營業收入、凈資產方面滿足一定財務標準要求。
其中包括,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于一千萬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于五千萬元,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者為計算依據;最近一期末凈資產不少于二千萬元,且不存在未彌補虧損。
截止10月12日,新三板有9140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按照上述標準,其中有4383家企業滿足創業板上市的財務標準,創新層中有 875家公司符合創業板IPO的財務標準。
相比創業板的公司,這些創新層公司在盈利能力、成長性和估值等各方面,都有明顯優勢,大都屬于資質比較好的企業。為此,很多新三板企業做了兩手準備,先上新三板,再去IPO。
2016年9月8日,IPO扶貧政策推出,注冊地和主要生產經營地均在貧困地區且滿足相應條件的企業,IPO時“即報即審、審過即發”。貧困縣綠色通道開放后,一些優質企業加緊遷址貧困縣,走上了IPO捷徑。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截止1月19日,包括天陽科技(835713.OC)、金潤科技(430120.OC)、哇棒傳媒(430346.OC)、德泓國際(834086.OC)、中云創(831776.OC)等創新層公司都已準備向貧困縣遷址,這也意味著,它們離IPO更進一步。
作為新三板市場里的優等生,創新層不少企業紛紛啟動轉板IPO程序,無疑會對其他還處于觀望階段的創新層公司起到“示范效應”,進一步刺激了掛牌企業的轉板熱情。
創新層中符合IPO財務標準的875家公司未來如何走,不僅牽涉創新層這個政策紅利如何落地,更牽涉到新三板如何定位,新三板未來前景也與此相關。
不要讓“停尸房”成為現實,應該是新三板生態體系努力的目標,擁有超過1萬家掛牌企業的新三板在中國資本市場應該擁有一席之地。
- 上一篇:金百萬擬掛牌新三板 中科院南京大學間接持股 2017/2/3
- 下一篇:新三板企業變更會計事務所較去年增長3倍 專家呼吁差異化信披制度 20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