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僑教育8個月短暫掛牌路 新三板成為新圍城嗎?
金僑教育自掛牌新三板后,就接到主辦券商的2次風險提示和股轉系統的1次自律監管,短暫的8個月新三板之旅后宣布擬終止掛牌,原因是“配合公司戰略發展需要”。挖貝網新三板研究院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已經有46家企業宣布從新三板退市,部分企業是因為IPO需要,也有少量企業以“戰略發展、調整的需要”宣布徹底退市。
掛牌新三板已經成為不少企業發展的助推器,在公司品牌、業務推進、人員招聘方面都獲得了不少實質性的好處。也有少量企業在融資、流動性等方面未達到當初預期效果。挖貝新三板研究院首席分析師毛云杰稱,新三板現在更像一座圍城,沒有掛牌的企業希望能快速登錄新三板,已掛牌企業由于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選擇退市。
金僑教育8個月的新三板掛牌路
金僑教育新三板之路,只有短短的8個月,沒有融過資,卻接到主辦券商的2次風險提示和股轉系統的1次自律監管。
金僑教育的主營業務為學歷教育服務,主要通過子公司湖南軟件職業學院這所高等職業院校培養專科生。公司全部營業收入來源于湖南軟件職業學院,其中,學生所交的學費和住宿費是主要來源,還有少部分則來自帶管服務和商業物業租賃服務。資料顯示,金僑教育實際控制人為任玉奇和劉朝暉夫婦。
2016年1月20日,湖南金僑教育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僑教育”)開始在新三板公開轉讓。9月12日,金僑教育宣布擬終止掛牌。從金僑教育公布的業績報告看,公司業績其實在新三板還屬于不錯的企業,雖然沒有達到創新層標準,但近年來業績還是穩步提升,并且年年實現盈利。資料顯示,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1-6月份金僑營業收入分別為7590.58萬元、8721.40萬、5777.56萬,凈利潤分別為956.12萬元、3138.20萬,485.49萬。
業績較好,并沒有幫助金僑教育在新三板這個資本平臺實現一番作為,沒有融過資,交易也不活躍,反而因為違規操作,連續踩雷。今年4月5日,因未對收購湘潭金翰林教育公司50%股權事宜告知主辦券商,也未即時信披隨即被風險提示。4月18日,又因與關聯公司存在資金占用問題再次被風險提示。8月26日,金僑教育稱大股東湖南金縱投資提議終止企業掛牌,并決定于9月8日股票暫停轉讓,這樣做則是為了‘配合公司戰略發展需要’。在股票暫停轉讓的當天,金僑教育又因未及時披露掛牌前收購湘潭金翰林事項再次收到股轉的自律監管措施公告決定。9月12日,金僑教育發布了決定擬申請終止掛牌的公告。
新三板是圍城?
新三板作為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掛牌企業已經超過9000家。新三板也正在逐步成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平臺,2015年,新三板公司股票發行次數2547次,融資金額1213.38億元,是2014年132.09億元融資額的9.18倍。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平均每3天有一家A股公司來新三板“找對象”。
是否掛牌新三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品牌效應、規范治理、吸引投資人,都是掛牌新三板的好處,但短期成本增加也是不爭的事實。2016年上半年,金僑教育財務方面共支出572.72萬,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33.97%,其中56.55萬新三板上市審計咨詢費。
毛云杰認為,新三板現在更像一座圍城,沒有掛牌的企業希望快速登錄新三板,在這個全新的資本平臺上實現融資,在資本的助力下實現快速做大做強。在新三板大部分企業零融資和流動性嚴重不足的現實下,少量掛牌之初對融資期望過高的企業,在嚴監管的高壓態勢下,無奈選擇退市。
“在國家大力為實體經濟解決融資難的大背景下,僅僅為融資,其實不一定要選擇上新三板。掛牌新三板意義在于,在資本幫助下,能規范公司治理結構、能幫助企業實現核心競爭力的突破,能快速做大做強。”毛云杰稱。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投行人士表示,迫于監管壓力和流動性不足的現實,少量企業選擇退出也是無奈之舉,這是新三板市場早期發展中一定會出現的問題。從長遠來看,融資難問題肯定會解決,現在企業作為公眾公司必須適應監管嚴的這個狀態,嚴監管是為了新三板市場更加健康有序的發展。(文/挖貝網 郭麗霞)
- 上一篇:聯合永道張春:IT業務厚積薄發 職業教育適逢其時 2016/9/26
- 下一篇:拆借資金遭罰 新三板或迎“退層第一股” 2016/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