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全國股轉公司年報分析 你不能錯過的重要信息
文|挖貝網 李矛
全國股轉公司今日發布新三板2017年年報分析報告指出,掛牌公司2017年業績整體呈現高質量增長,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動能、新產業、新業態加速發展,新三板市場服務國家創新發展戰略的根基愈加深厚。
截至4月27日,共計11371家公司須披露2017年年度報告,除已提交終止掛牌申請的147家公司外,共有10764家掛牌公司完成2017年年報披露工作,按期披露率96%。
一、掛牌公司營收和利潤保持快速增長
已披露年報掛牌公司2017年共實現營收1.98萬億元,凈利潤1154.8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1.21%和14.69%,盈利面76.44%。
二、掛牌公司快速成長
已有906家公司掛牌后實現規模升級,其中48家微型企業成長為小型企業,844家小型企業成長為大、中型企業。
三、稅費負擔繼續下降
企業現金支付的各項稅費占營收比重同比下降0.43個百分點,其中小、微型企業分別同比下降0.62個、0.82個百分點。
四、信息技術業利潤增長快
信息技術業凈利潤同比增49.01%,互聯網經濟、數字經濟、共享經濟表現突出,成為推動新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五、環保行業收入利潤雙增長。
涉及環保與社會公共服務等行業經營業績大幅改善,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分別較上年提高14.28個和18.72個百分點,投資進一步擴張,增速同比提高2.24個百分點。
六、吸納社會就業252萬
掛牌公司員工人數達252.03萬人,同比增長7.85%,較全國城鎮就業人員增長率高5.03個百分點。
七、654家企業設置獨立董事
有654家公司開始設獨立董事,538家公司管理層引入了職業經理人。
八、2017年擬發現金股利268億
共2548家掛牌公司公布分紅預案,占已披露年報掛牌公司家數的23.67%。其中2044家實施現金分紅,擬發放現金股利合計267.85億元。
九、創新層年報披露率96%
因未按時披露2017年年報而被處罰的公司家數同比減少20家。1268家創新層公司中,除28家已提交摘牌申請的公司外,1193家按時完成2018年一季報披露,按期披露率達96%。
十、研發支出607億
共有8586家掛牌公司披露了研發支出,研發總支出607.30億元,同比增長9.96%。研發強度3.82%,較全社會研發強度高1.7個百分點。人才驅動特點顯著,本科以上學歷人員占比25.81%。如鋰電子負極材料龍頭企業貝特瑞,成立的研究院已發展為國家級技術中心,研發人員超200人,是新能源材料領域全球規模最大的研究院。
十一、研發產出效率高
24家掛牌公司參與的科研項目獲2017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多家掛牌公司擁有世界先進的核心技術。如物聯網企業德鑫物聯,擁有國際領先的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有5個世界級核心發明專利和10個國家級核心發明專利。
十二、新經濟企業近五千家
披露2017年年報的10764家公司中,新經濟企業共4782家,占比44.43%,涉及高端制造、生物醫藥、科技服務等新產業以及新文化、新零售等新業態。
十三、1/4企業屬于瞪羚企業
新經濟企業中有2654家公司增速符合瞪羚企業劃分標準,占比55.50%。這批企業的規模小于獨角獸企業,但呈現出跳躍式的高成長潛力,平均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分別達到39.68%和104.28%。如工業安全領域高科技企業幫安迪,2017年凈利潤2002.56萬元,同比增長171.35倍。
十四、多個新經濟產業已涌現出獨角獸企業
有28家掛牌公司符合全球公認的新經濟獨角獸劃分標準,集中在互聯網應用、文化娛樂、新科技、新環保和生物制藥產業。如生物醫藥企業成大生物,是全球人用狂犬疫苗龍頭,國內市場占有率達50%,2017年凈利潤5.58億元,連續兩年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20%。大型文化科技集團華強方特,蟬聯七屆“中國文化企業30強”,2017年凈利潤7.48億元。
十五、新經濟企業融資1696.20億
共2546家新經濟企業掛牌以來完成4310次發行,合計融資1696.20億元,為公司的經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如神州優車在虧損的情況下完成兩次發行融資(共70億元),保證了公司市場戰略的實施,目前公司已建有國內最大的B2C出行共享平臺,2017年營收同比增長68.62%,虧損大幅縮減33.71億元。共405家新經濟企業完成471次并購重組,合計交易金額559.93億元。掛牌企業通過并購重組完成產業整合或轉型升級,其中不乏對行業影響力較大的案例。如國內領先婚戀網站平臺百合網,2017年通過重大資產重組與世紀佳緣完成了合并,顯著提升了公司的行業影響力,2017年營收同比增長2.58倍,凈利潤同比扭虧為盈。
- 上一篇:快手首次布局新三板:擬3000萬入股創動空間成第3大股東 2018/5/7
- 下一篇:恒大淘寶資不抵債:5年虧掉38億 收入遭遇天花板 20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