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淘寶資不抵債:5年虧掉38億 收入遭遇天花板
文 | 挖貝網
綠茵場上,恒大淘寶實現中超七連冠;包攬中超、超級杯兩項冠軍,創造中國足球全新紀錄。
經營上, 5年累虧38億,持續虧損致使公司陷入資不抵債的境地。
兩個帽子:虧損王、ST
與恒大淘寶在足球圈的名氣相比,公司的業績顯得不太好看。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雙下滑。實現營業收入5.27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5.9%;凈利潤虧損9.8億,較上年同期虧損增加1.7億。
恒大淘寶稱,2017年由于球員和教練工資薪酬增加,轉會費攤銷居高不下等原因,公司營業總成本達到17.7億元,較2016年增加2.16億元,導致公司仍處于虧損狀況。
恒大淘寶已經持續虧損5年時間,虧損累計金額為38億:2013-2017年,公司分別虧損5.7億、4.8億、9.5億、8.1億、9.8億。
公司連續5年進入新三板虧損排行榜的前兩名,2013年、2014年、2017年成為新三板“虧損王”。
數據顯示,近5年來,恒大淘寶的現金流最好年份是2013年,為-3.8億,最糟糕的年份為2016年,為-6.5億。
持續虧損、現金流為負,2017年恒大淘寶陷入“資不抵債”的境地。截止2017年12月31日,恒大淘寶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3.79億元。
恒大淘寶主辦券商國泰君安稱,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試行)》規定,由于“最近一個會計年底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恒大淘寶股票轉讓將被實行風險警示。
恒大淘寶繼“新三板虧損王”的帽子后,將被帶上“ST”的帽子,更名為“ST恒寶”。
收入已達天花板
連續5年凈利潤未能扭正,恒大淘寶也一直沒有突破6億的收入“天花板”。
據挖貝網了解,恒大淘寶近5年的營業收入始終在3-5億之間徘徊。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為4.1億元,2014年下滑到3.4億,2015年開始上漲到3.8億,2016年5.6億,到去年再次下調到5.2億。
從營收構成來看,恒大淘寶自2015年掛牌新三板以來,門票收入的占比持續縮窄。公司曾經的“基石”業務——門票收入優勢不再。
掛牌首年,借著實現“中超五連冠”的東風,公司門票收入2.1億元,占營收的比例為55%;2016年受到亞冠比賽失利影響,公司門票收入僅4700多萬,同比減少1.6億,占營收比例縮減至9%,2017年門票收入與2016年基本持平。
恒大淘寶稱,公司的業務主要建立在其龐大的球迷基礎和高端的品牌價值之上。公司球隊的比賽成績是公司業務的核心。如果賽季內球隊成績產生波動或是關鍵比賽結果不佳,未能達到球迷的預期,則可能導致球隊門票收入下滑、周邊產品銷售減少以及球迷關注度下降,甚至降低對廣告贊助商的吸引力,最終對公司的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大股東“力挽狂瀾”
在新三板11000+家掛牌企業中,像恒大淘寶這樣的“富二代”并不多見。
靠著恒大、淘寶兩個首富爸爸,恒大淘寶在新三板自帶流量。截止2017年底,恒大地產累計持有恒大淘寶56.71%的股權,為公司控股股東;阿里巴巴持有公司37.81%的股權,位列公司第二大股東。
據媒體報道,相比恒大旗下的其他業務,恒大淘寶簡直就是許家印的“親兒子”。2016年恒大文化15億融資失敗,終止掛牌新三板;同時,恒大集團以27億的價格,出售了包括累計虧損40億的恒大冰泉在內的糧油奶粉冰泉業務,唯獨留下了足球業務。
同時,在恒大淘寶門票收入陷入“低谷”之際,恒大地產更是扛起了公司收入的大旗。自2015年掛牌新三板以來,公司對恒大地產的銷售金額分別為7085萬元、2.68億、2.6億,占年度銷售金額比重為18.6%、47.9%、49.2%。
一方面是砍掉其他業務唯獨留下足球業務,另一方面親自給公司貢獻收入,恒大地產對恒大淘寶下了相當大的血本。
截止2017年年底,恒大淘寶貨幣資金僅剩6300多萬。恒大地產依然對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控股股東恒大地產集團出具說明,將在必要時結合財務安排對公司繼續提供財務支持。
恒大淘寶能否在今年實現“降低虧損”的小目標,值得期待。
- 上一篇:劃重點:全國股轉公司年報分析 你不能錯過的重要信息 2018/5/3
- 下一篇:新三板“概念股”艾洛維:連虧五年 擬5折定增募7000萬元 201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