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新三板江湖:再不跟上時代 就等著被淘汰
文|挖貝網 李矛
憑借 “時代扔掉你的時候,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跟你說”一文,讓前央視著名主持人張泉靈轉型做投資人后第一次重新上頭條。
這句話,同樣適合現在的中國資本市場。
前一陣,“現在的A股,既不是注冊制,也不是審核制,而是邀請制”的段子刷了大家的朋友圈。各種不同看法自然少不了,但不管是嘲諷還是點贊,都得面對一個現實,中國資本市場新一輪改革低調拉開帷幕。
如果看不清這個趨勢和不徹底跟過去byebye,并積極轉型去適應新形勢,無論你過去在資本市場中多么輝煌,你都將拿不到未來資本市場的新船票。
張泉靈的話,同樣適合現在的新三板。
新三板正在嬗變,跟不上時代,就等著被淘汰。它適合掛牌公司、中介機構等生態鏈所有的從業者。
掛牌企業數量面臨枯竭
根據全國股轉公司發布的最新《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在審申請掛牌企業基本情況表》顯示,截止到3月23日,一共有158家企業處在在審狀態,這還包括了一些早就過期了的申請材料。
158家企業中,有10家企業的受理日期是2015年,29家受理日期是2016年,62家公司受理日期是2017年,57家企業是2018年遞交申請材料的。2017年10月之后提交申報材料的企業只有76家。按照相關制度,去年10月份之前申報的材料已經作廢,如果不重新申報材料,就失去掛牌的機會。
目前大約不到80家企業在申請掛牌。2016年曾經出現過一天掛牌20多家企業,按照這個速度,只夠4天掛牌的量。
這對于主辦券商、會所和律所等中介機構來說,沒有新掛牌企業,各種中介費用的總盤子就固定了。以前是項目多到做不過來,未來是要想方設法保住的份額,不被友商搶走。
提升自己的服務能力,是唯一的正確之路。
嚴監管時代
上周五,證監會發布的2018年度立法工作計劃沒有引起資本市場的足夠重視。
在開篇中,證監會提到,為持續推動證券期貨監管法治化建設,完善證券期貨監管法律實施規范體系,印發2018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對2018年全年的立法工作做出總體部署。
2018年,證監會擬制定、修改的規章類立法項目合計32件,力爭年內出臺的項目有15件包括改革發行上市制度、股權眾籌辦法、首次上市股票發行管理辦法;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律所從事證券法律業務的管理辦法;證券期貨機構參與境外設立參股經營機構辦法、外商投資證券投資管理辦法;退市制度若干意見等。
除此之外,證監會將配合全國人大有關部門做好《新三板市場監督管理條例》制定等工作、配合最高人民法院做好有關打擊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犯罪刑事司法解釋制定,證券虛假陳述民事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修改,以及證券強制執行、交易所和全國股轉公司涉訴案件管轄的司法政策性文件制定等工作。
新三板中比較常見的擅自挪用募資、不合規抵押、數據作假、拉抬和打壓股價等行為,將會面臨更為嚴厲的處罰。
立法加強監管是資本市場未來的主基調,新三板也進入新監管時代。
在此之前,全國股轉公司已將嚴監管落到了行動上。2018年一季度,全國股轉公司對新三板違規企業一共發出了112份監管公告,對涉事的企業和相關當事人進行處罰。2017年全年只有244份監管公告。按照今年的速度,今年的處罰函將會翻番。
做市指數長期低迷化
主板市場,大跌之后總有一個反彈,哪怕一波小反彈。新三板打破國內資本市場的運行軌跡,只有下跌沒有反彈。
新三板做市指數從2017年3月底,跌到現在已經足足有1年時間,期間沒有任何反彈,最多只有1、2天的漲,然后就開始無休止的跌,做市指數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2008年股市的順口溜:“本以為做市指數跌到地板,可沒想到地板下還有地窖,地窖下還有地獄,地獄還有18層。”而新三板的順口溜:18層地獄不是底,任何一個點位都不是底。
新三板用抄底思路做,你永遠都在半山腰接盤。
在這樣的市場,做投資靠的就是研發實力。做實投研是未來投資新三板的基本功,這里的投研不是寫個分析報告,未來你寫了一個不靠譜、不專業的報告,可能就是你的新三板告別書。或者說,未來的新三板不歡迎忽悠型的投研。
混在新三板這個江湖,以后不能再靠忽悠,而是靠實力、靠專業。
- 上一篇:新三板IPO出局者的眾生相:大多是現實派和運氣欠佳派 2018/4/4
- 下一篇:“賴皮”集散地!新三板半年51位企業家或公司被列入失信執行名單 2018/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