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耘匯(162期) | 領耘資本楊飛:醫療健康服務是中國未來百年消費升級的第一風口
領耘資本楊飛:醫療健康服務是中國未來百年消費升級的第一風口
說明:從美國數據深度挖掘分析中國未來消費升級風口,所有細分數據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有超過60年的時間跨度。
最有前景的行業包括:
第一:醫療服務領域
該領域各主要分項包括門診機構、醫院、療養院消費占比六十年以來均不斷上升,細分領域包括康復類(心肺、腎、精神等)養老類等。
研究結論:中國醫療服務(康復細分領域)是藍海市場:美國兩千億美金的市場,我們目前僅兩百億
中國市場存在2個核心特點:
特點1:供給嚴重不足
康復醫療在我國發展水平仍處于較低水平,供給明顯不足,發展潛力大,表現在三個方面:
(1)康復市場人均規模小。
美國康復醫療市場(含長期護理)規模已超2000億美元(人均約800美元);而我國康復醫療市場規模現階段僅200億元(人均僅約15元人民幣)。
(2)康復醫院數量少。
2011年衛生部下發《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通知,要求所有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必須建設康復醫學科,截止到2012年底,實際擁有康復科的綜合醫院3288家,而我國二級以上的醫院有8973個(三級醫院2002個,二級醫院6971個),與要求相比,只有不到一半的二級以上醫院設立了康復科。
2012年國內綜合醫院康復科共3288家,康復醫院338家(不包括護理院與社區康復醫療),其中城市206家,農村116家,全國600多城市,一半以上還沒有建立獨立的康復專科醫院。
(3)康復醫師供給缺口大。
據國際物理醫學和康復聯盟統計,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康復治療師人數一般為30人—70人/10萬人口,我國康復醫師占基本人群比例約為0.4:10萬。
特點2:需求存量潛力大,新增需求增長顯著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病人群增加,康復服務需求持續增長,政策對康復醫療服務三級體系的規劃,有望加速康復醫療的建設進程。
存量需求:存在進一步挖掘空間
與康復相關的潛在需求,還沒有完全被釋放,長期以來康復醫療教育的缺失,大多數患者對康復醫療仍處于不了解或不重視的狀態,隨著相關配套政策的到位,具有進一步挖掘的潛力。
增量需求:老齡化及慢病人群推動康復醫療需求增長
老齡化。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加速階段, 2014年底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12億,每年新增60歲以上老年人口1000萬。其中60-70%需要康復服務;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疾病譜變化催生康復需求,慢病患者、亞健康人群,需要康復治療。
第二:金融與保險服務領域
該領域不斷攀升的重點細項包括投資咨詢等證券投資相關服務、家庭財富管理專業服務、醫療保險服務,銀行類服務則先升后平。
第三:娛樂服務領域
該領域不斷攀升的重點細項包括影視相關的有線電視、寵物相關的獸醫服務,劇院類(包括電影院、體育賽事門票消費等)近四十年也升勢顯著。
第四:住房與公用服務領域
該領域主要推升動力來自于自主類住房相關服務,電力相關服務先升后落,其他公用服務也相對表現平平。
第五:其他服務類
進一步細分后出現較多增量信息:不斷攀升的重點細項包括通信(移動通信與互聯網接入是重點)、教育(嬰幼兒教育、學前教育、高等教育與職業學校是重點)、社會服務(社會援助是重點),國外旅行、法律稅收等專項服務業也值得關注。
領耘資本研究結論:根據國際經驗,大醫療健康服務領域(治療/療養/康復/醫療保險/醫療器械等)是中國未來百年消費升級的第一風口。
其次,證券投資服務、娛樂服務(影視/寵物等)、自住類住房服務、大互聯網通信(服務與設備)、教育等是未來長期范圍內消費升級的重點風口。
最后,體育、旅行、銀行服務、電力服務也有一定提升空間,但長期景氣程度相對較弱;汽車家具設備在消費升級完成過后消費偏好明顯下滑;而食品服裝等非耐用品消費占比則持續大幅下滑,由此也為上述領域騰出空間。
- 上一篇:領耘匯(163期) | 頂峰影業(832927):董事長劉春麗榮膺"2017挖貝新三板杰出董事長" 2018/1/8
- 下一篇:領耘匯(161期) | 藍海之略(834818):半年凈利3.4億公告IPO 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