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新三板推出重磅制度改革
三板市場
三板成指:1277.47
漲跌幅-0.22%,成交額22.51億;總掛牌數11640,總成交888家
三板做市:987.53
漲跌幅-0.03%,成交額2.19億;做市掛牌數1341,做市成交452家
做市轉讓漲幅前五:
交易額前五:
三板新訊
1要聞集錦
News
千呼萬喚始出來,新三板推出重磅制度改革
新三板改革為“北交所”做好預備
市場各參與方普遍認為利好創新層公司及做市股
新三板改革邁出關鍵步伐,中國正在迎接自己的納斯達克!
千呼萬喚始出來,新三板推出重磅制度改革
全國股轉公司召開新三板分層與交易制度改革新聞發布會,全國股轉公司總經理李明表示,新三板發布新制定的三個文件,一是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分層管理辦法,二是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轉讓細則,三是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信息披露細則。此次改革實施,交易制度為1月15日新系統上線后實施;分層實施的時間不變,為明年的4月30日;信息披露細則從今年年報,即2017年年報開始實施。以下為部分重點:
調整分層凈利潤標準、營收標準等
原有的創新層轉讓標準,一是盈利條件偏高,二是營收規模偏低,共同準入標準缺少對股東人數的要求,導致公眾化水平層次不齊,此次分層制度的修改完善總體思路是在保持現有分層基本架構不變的邏輯下,調節部分準入和標準,促進更多優質企業向創新層集聚,公眾化水平,為后續改革措施打好基礎。在分層制度方面,調整凈利潤標準、營收標準,共同準入增加合格投資人人數不少于50人人數等,將維持標準改為合法合規為主。
交易制度引入集合競價,創新層每小時撮合一次
此次交易制度改革旨在解決協議轉讓定價不公允,市場不認可,監管難度大的問題,為持續改善市場流動性奠定基礎。包括引入集合競價,優化協議轉讓,鞏固做市轉讓等措施。
一是引入集合競價,在盤中交易時段采取集合競價和做市轉讓兩種,與市場分層配套,集合競價采取差異化的撮合頻次,創新層采取每小時撮合一次的集合競價,每天五次;基礎層每天撮合一次。
二是優化協議轉讓,此次交易制度改革提供了盤后協議轉讓和特定事項協議轉讓兩種方式;三是鞏固做市轉讓。
取消盤中協議轉讓交易方式
此次改革取消了盤中協議轉讓,以后協議轉讓僅有盤后協議轉讓和特定事項協議轉讓兩種方式,其中盤后協議轉讓的門檻為10萬股或成交金額100萬元,特定事項協議轉讓,用于收購等。
在信息披露改革方面,新制定了新三板掛牌公司披露細則,在堅持信披公平基礎上,探索創新層與基礎層企業差異化的信披制度,對此前過嚴不合理的規定進行修改。
不會出現創新層大規模擴容情況
明年調層時間不變,為4月30日,年報出來后再調層,初步預測不會出現創新層大規模擴容的情況。
觸發了摘牌條件就要摘牌
違規就要摘牌,觸發了摘牌條件就要摘牌,不適合在新三板就需要摘牌 ,絕不能形成“只能掛牌不能摘牌”的風氣,要摒棄固有的印象,這本身就是對投資者的保護。
交易制度改革有利于改善市場流動性
交易制度的改革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價格機制形成的完善,協議轉讓暴露了很多弊端,需改革制度,所以推出集合競價,同時這也有利于改善市場流動性,二級市場價格機制形成后有利于帶動一級市場的發行。
2新三板改革為“北交所”做好預備
冬至,新三板的改革政策出來了。2015年股災后,中國金融系統一直收縮,這是少數的往前推進的政策。領導們不會忘記任何一個可以為國家分憂解難的市場。三類股東已經明確解決,只是這事不應該股轉公司來宣布。這次政策分為三部分。
1、引入集合競價。
2、修改創新層進入維持標準。
3、加強創新層信息披露。
三項改革貌似毫無關聯。實際上,新三板在通往北京交易所的路上,前進了一大步。北京的交易所夢,又近了。
廢除協議交易,連續競價近在咫尺
世界主流交易所,只有做市交易和競價交易,協議轉讓就像猴子的尾巴一樣,證明新三板只是一個場外交易場所。新三板有多想成為北京交易所,就有多么“痛恨”協議轉讓制度。
廢除協議交易,對新三板有劃時代的意義。“單筆申報數量不低于10萬股,或者轉讓金額不低于100萬元人民幣的股票轉讓,可以進行協議轉讓。”把大宗交易還起一個協議交易的名字。
創新層每天撮合五次,但已經跨出實質性的一步。把非連續集合競價的撮合頻次提高到0.01秒,就是滬深交易所的連續競價制度,兩者并無實質差異。實際上,按目前滬深交易所的流動性,新三板撮合頻次遠不需要到0.01秒,流動性就會很具備吸引力。
創新層定位已變,「精選層」必然推出
創新層曾被定位為新三板的頂層,現在看來,正在發生變化。創新層的維持標準,從營收利潤的財務數據,變成合法合規。即便公司質地不好也不會被淘汰,幾乎只出不進,公司數量會越來越多,這顯然不是監管對于頂層設想。
換言之,維持標準的大變化已經意味著,監管層已經下定決心:要在之創新層之上,再設一層。這就是傳說中的「精選層」,公開發行、競價交易、降低門檻會在這一層推出。新三板本身就成為一個獨立的多層次市場。
新的創新層進入和維持標準都要求合格投資者不少于50人。新的三個標準,標準一二要求股本不少于2000萬,標準三要求做市,股本不少于5000萬。合格投資者人數、總股本,創新層標準在強烈地傳達一個信號——交易,以及通往交易所。
「精選層」公司會怎么選?一定是從監管、披露嚴格,股本數量大、已經具備一定量投資者的創新層來。
信息披露更加嚴格的創新層
政策披露后,創新層公司再次叫苦,啥好處都沒撈著,反倒又加強監管了。
新的披露規則加強了創新層的監管,創新層增加的要求包括:
(1)強制披露季報。
(2)滿足條件須披露業績快報和業績預告。
(3)執行更嚴格的審計準則、輪換會計師。
(4)實施分行業信息披露。
(5)設立董事會秘書。
培育一批合法合規的企業,為進一步分層做準備。新三板正在為成為一個獨立的多層次市場做準備。最近,北京市再次把金融業發展放在了重要位置。市委書記蔡奇指出,要深刻認識首都金融所處的重要地位,發展與首都地位相匹配的現代金融業。
3市場各參與方普遍認為利好創新層公司及做市股
市場期待已久的制度改革三箭齊發,市場各參與方普遍認為利好創新層公司及做市股。
利好創新層企業和做市股
此次交易制度改革,市場關注度最高的是新推出的競價交易制度,但在企巢新三板學院院長程曉明看來,其中最大的亮點在于做市股可以進行盤后協議轉讓。他解釋道,以前新三板的交易制度存在弊端,做市的股票有定價依據,卻不允許大宗交易,而允許大宗交易的協議轉讓,卻沒有定價依據。
創新層公司康銘盛董事會秘書梁滌塵也認為,做市股可以進行盤后協議轉讓交易,對做市股來說是個重大利好。他告訴記者,不止康銘盛,之前不少采用做市轉讓的公司都遇到需要大宗交易轉讓實現交易卻最終無法完成的情況。
對于競價轉讓或做市轉讓的股票后續會否出現市場分化的問題,洞見資本副總裁張奧平認為,任何情況下,市場都會是二八分化的市場,差異化集合競價明顯利好創新層中的優質企業,優質企業未來會更加優質。他建議,新三板基礎層的企業不論任何情況下都要修煉好自己的“內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市場流動性問題仍待解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長期來看,新交易制度有利于完善新三板市場價格發現機制,從而有利于改善新三板流動性,進而帶動一級市場的發行,但短期內影響有限。
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院負責人彭海表示,目前新三板市場,每天的做市交易成交額大概在2億元左右,協議成交額在8億-10億元左右,預計未來存量資金會向部分做市股傾斜,但交易制度改革并沒有涉及到解決流動性的根本問題,對流動性的提升效果仍有待觀察。
先驅資本董事長彭和平也認為,長期來看,此次改革對新三板來說是重磅利好,但短期難言樂觀。在他看來,理論上,基金產品到期退出有望受益于新交易制度,但主要還是取決于投資者參與的熱情。
付立春表示,新階段新三板的主要矛盾是投資供給側的結構性問題,為更好支持實體經濟,完善新三板市場、協調鼓勵更多投資進駐是未來發展的關鍵。隨著資本市場的國際化開放與市場化改革,新三板市場的完善有望全面推進。
對企業而言,更應回歸規范、持續、成長的主業;對機構來說,做好風控前提下,配置性投資的布局窗口仍在,交易性投資或將理性復蘇。
4新三板改革邁出關鍵步伐,中國正在迎接自己的納斯達克!
“可以斷定,中國正在迎接自己的納斯達克!”中閱資本總經理、原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孫建波這樣說,他把此次新三板改革的特點總結為“公開公平公正”,新三板市場將擁有更好的制度環境,全面向納斯達克靠攏。
2017年12月22日,載入新三板史冊的一天。全國股轉公司發布了分層制度、交易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的改革方案。方案與此前網傳的“三箭齊發”改革方案基本一致,經過近一個月的發酵,推出的政策未超市場預期。
但讓各方激動的是,新三板改革終于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劉紀鵬表示,此次改革最大的看點就是交易制度改革,他同時表示,雖然新三板的集合競價終于面世,但他仍頗有不滿足之感,寄希望于新三板邁出第一步就會有第二步,在改革探索中循序漸進,“根據改革的效果適當增加集合競價撮合的頻次,這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盡管改革未一步到位,但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長朱為繹認為新三板的改革空間已經打開了。“這是一個過渡性的政策,不是一次徹底的改革,為下次改革做準備而已。但已經挺好了,至少把盤中協議轉讓取消了,這是一種進步。”第一創業做市負責人高枝寶說,這表明新三板正朝交易所方向發展,更加正規化。
申萬宏源新三板研究負責人劉靖認為此次改革組合拳信號作用更大一點,這次的政策可以成為流動性提升的基礎,但不能直接提升流動性。
光大證券新三板高級分析師葉倩瑜表示,此次政策在市場預期之內,但值得期待的是新三板推出了集合競價制度。
全國股轉公司說證監會高度重視新三板的改革發展,在充分調研論證基礎上提出了“以市場分層為抓手,統籌推進發行、交易、信息披露、監管等各方面改革”的總體思路。而這次改革,推出了關于分層、交易、信批和監管的一攬子政策,盡管短期內難解流動性問題,但這意味著新三板的頂層設計一定不會止于創新層,那么新三板未來一定是獨立市場的地位。
- 上一篇:新三板迎重磅改革,集合競價首秀 2018/1/16
- 下一篇:萬家掛牌企業將告別協議轉讓 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