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xxxx视频播放免费_啊灬啊别停灬啊灬快点小柔_一本大道香蕉高清视频在线 _日韩欧美福利 -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你的位置:首頁 > 公司新聞 > 領耘證券

維維股份(600300.SH)轉型窘境

2016/10/25 18:30:37 點擊:787
 

【小編語錄】白酒、煤炭、茶業是維維股份嘗試突破的三個方向,但究竟能否轉型成功,給投資者帶來歡樂開懷仍是未知。

早在16年前的2000年6月,維維股份(600300.SH)即已上市,恰逢千禧之年,但也是維維股份陷入經營困境的開始。

 

自2011年以來至2015年,維維股份資產負債率始終維持在50%以上,2015年更是創出新高,達到58.12%。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時期的資產周轉率卻連年下降,分別為0.87、0.77、0.67、0.61、0.50,其中2015年創出新低。

 

資產負債率反映了債權人向企業提供信貸資金的風險程度,也反映了企業舉債經營的能力,一般認為其適宜水平是40%-60%。

 

由此可見,維維股份資產負債率高企或將面臨較大風險,而銷售能力、資產利用率卻在逐年下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維維股份如今的境況呢?


燙手山芋貴州醇

2011年10月15日,國內某網站推送摘錄文章《維維豆奶,歡樂難再開懷》。該文認為,1997年之后,豆奶粉市場開始停滯不前,維維股份的銷售額也一直在10億元左右徘徊;對于維維股份來說,最佳的選擇是推動豆奶升級,推出液態豆奶與液態牛奶爭奪市場;然而,維維股份上市后卻實施“全面進軍乳業”的二次創業戰略,直到2005年,維維股份重拾豆奶。

 

文尾稱,在這種戰略布局下,作為企業,維維股份最具有競爭力的部分正在衰落,只能依賴于不斷地收購和進入新領域來增加營業額;可以預見的是,維維作為一個品牌極有可能隨著豆奶粉品類的消失而消失。

 

5年時間過去了,維維品牌依舊存在,但該文的上半部分判斷卻多次得到了驗證,維維股份在新領域的涉足與并購尚未有停止的跡象。

 

2012年3月9日,維維股份發布公告,首次面向公眾披露了合資設立貴州醇酒業有限公司(下稱“貴州醇酒業”)的方案:貴州興義陽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興義陽光”)以部分酒業資產出資,與紅石寶源(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紅石寶源”)和維維股份合資成立貴州醇酒業,并通過該合資公司購買剩余酒業資產,以此達到貴州醇酒廠全部酒業資產及業務轉移至貴州醇酒業的目的。

 

或許是該公告刺激了投資者的熱情,維維股份自公告發布日起連續5天股價收獲漲停。漲勢甚至一直延續到2012年7月12日,相較于2012年3月8日收盤價的最高漲幅達131.63%,而同期上證指數卻下跌了9.7%。

 

然而蹊蹺的是,當時多家媒體均報道稱,在該公告發布的兩三日前,網上一些論壇即有網友爆出了相關信息,網帖爆料內容幾乎與維維股份的公告內容如出一轍。因此,部分上述媒體質疑維維股份涉嫌重大內幕信息泄密以及可能存在內幕交易。

 

更為有趣的是,維維股份2012年年報顯示,2012年7月19日,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維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維維集團”)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系統累計減持公司股份290萬股,占公司總股份的0.17%。維維股份當日股價收盤9.62元,跌幅為1%,為2012年7月12日收盤價的96.59%;而在下一個交易日,維維股份股價跌幅高達9.28%,幾近跌停。

 

或許貴州醇酒業是刺激維維股份股價的“興奮劑”,但它也是燙手的山芋。

 

維維股份原本并不是貴州醇酒廠的第一中意對象。事實上,早在2011年就有媒體披露,海航集團在與貴州醇酒廠商談股權合作事宜,但此事最終卻不了了之。2012年,維維股份與其余兩家公司即以令外界大為驚訝的價格獲取了貴州醇酒廠全部酒業資產及業務。當時,該收購曾遭到原廠職工的強烈反對,因其酒廠本身具備優質資產,尤其是基酒。據知情人士透露,這些基酒總量約有幾萬噸,價值就有十幾個億。然而,維維股份2012年年報卻顯示,上市公司新增合并子公司貴州醇酒業存貨3.18億元。

 

另外,國內某大型財經媒體也曾報道稱,以“貴州醇”為代表的專利商標部分評估值也是出奇的便宜,約為1500萬元左右,遠低于此前興義市常務副市長呂世霖所謂的“廠里曾要價2億-3億元”。不止如此,上述媒體質疑維維股份公告中披露的其實際控制人為假,紅石寶源通過復雜的、三地設置的四層股權結構刻意隱藏背后利益方的蹤跡。

 

盡管此次并購行為受到了多家媒體質疑,維維股份仍舊在2012年6月22日發布了關于貴州省貴州醇酒業有限公司成立的公告,新設子公司貴州醇酒業則分別在當月與興義陽光、貴州醇酒廠簽署了資產購買協議。


連年虧損的貴州醇

在貴州醇酒業成立之初,投資者或許對其投入了過多的期望,但是貴州醇酒業卻沒有交出令投資者滿意的答卷。

 

貴州醇酒業注冊資本7億元,維維股份年報顯示,貴州醇酒業截至2012年12月31日的總資產為7.01億元,當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1354萬元和-1297萬元;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總資產為8.03億元,當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8670萬元和-8822萬元。

 

令人疑惑的是,維維股份隨后披露的數據卻出現矛盾之處:2014年年報顯示,貴州醇酒業全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1.02億元和-5682萬元;期初總資產為8.55億元,總負債為2.56億元;期末總資產為8.89億元,總負債為3.47億元。2014年期初總資產與2013年年報披露的期末總資產相差達0.52億元,如此大額差距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根據2014年年報披露數據,貴州醇酒業期初凈資產為5.99億元,負債率為29.99%,而期末凈資產為5.42億元,負債率達39.07%。另據2015年年報,貴州醇酒業全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7245萬元和-4920萬元,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總資產為8.78億元,總負債為3.85億元。由此則計算得出其凈資產為4.93億元,負債率達43.89%。

 

可見,貴州醇酒業在負債率不斷攀升的同時還存在連續四年大額虧損的問題,這或許與貴州醇酒業大額計提減值有關:2014年年報顯示,貴州醇酒業當期計提減值準備為8074萬元,占當年上市公司全部計提減值準備的一半以上;2015年,貴州醇酒業計提減值準備合計1.06億元。

 

除此之外,貴州醇酒業的子公司也頗有蹊蹺之處。貴州貴之尊酒類銷售有限公司(下稱“貴之尊”)是貴州醇酒業的全資子公司。維維股份2012年年報顯示,貴之尊期末凈資產為70萬元,當期凈利潤為-30萬元;而根據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貴之尊在2013年、2014年的財務數據均為零,2015年的財務數據則選擇不公示。與此同時,公示系統顯示貴之尊的食品流通許可證有效期為2012年7月26日至2015年7月25日。若無續期,則該許可證已然過期。

 

貴州醇酒業的另一家子公司興義市貴州醇銷售有限公司(下稱“貴州醇銷售”)則未在工商系統顯示有食品流通許可證,且相較于貴之尊,貴州醇銷售顯然更能吸引投資者們的目光,因為維維股份在年報中披露了該公司與維維股份的母公司維維集團更多的合作往來。

 

維維股份2014年年報顯示,貴州醇銷售是維維股份的其他應收款第三大欠款方,款項性質為資金往來,期末余額為1.44億元;而2015年年報則顯示,前者是后者的其他應收款第二大欠款方,期末余額為2.37億元。

 

早在2013年,貴州醇酒業位列維維股份其他應收款金額第四名,達1.2億元,而之后的年報中已無法在維維股份其他應收款前五名中發現貴州醇酒業的身影,這背后究竟是怎樣的故事呢?


早有并購枝江酒

事實上,投資貴州醇酒業并不是維維股份第一次涉足白酒行業。根據Wind公開數據,維維股份自2001年起至2006年銷售凈利率持續下滑,短短6年時間即從12.91%下降至1.72%。或許正是在此種情況下,維維股份將目光移向了白酒行業。

 

2006年11月16日,維維股份發布公告稱,上市公司擬受讓江蘇雙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雙溝酒業”)38.27%股權。此次收購也意味著維維股份正式踏足白酒行業,但是此次收購卻在3年后草草結束。2009年9月10日,維維股份再度發布相關公告稱,上市公司將持有的雙溝酒業40.6%股份轉讓給宿遷市國豐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雙溝酒業轉讓事件尚未塵埃落定,維維股份再度出擊白酒行業。2009年9月29日,公司通過了關于變更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議案,將原“嬰兒食品飲料及嬰兒配方奶粉生產項目”和“塑料彩印外袋及紙箱生產線項目”變更為“收購湖北枝江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枝江酒業”)51%的股權項目”和“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即原計劃募集資金3.51億元中的3.48億元變更為用于收購枝江酒業51%的股權,而剩余的249萬元變更為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公告稱,枝江酒業2008年銷售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13.81億元和8892萬元,預計2009年可實現營業收入14.47億元,凈利潤8800萬元,投資凈利潤率為12.90%,投資回收期為8.75年。而枝江酒業在2009年全年實現利潤9474萬元,也確實超過了預期的8800萬元。

 

根據維維股份年報,枝江酒業2010年至2013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7.77億元、19.99億元、15.59億元、14.35億元,凈利潤則分別為1.03億元、1.42億元、1.78億元、1.27億元。彼時業內普遍認為,2013年白酒行業趨向低迷,但上市公司仍在2013年9月2日與蔣紅星等人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以2.4億元增持枝江酒業20%股份,累計持有股份達71%。

 

可是這一次增持并沒有給上市公司帶來更多的收益。維維股份年報顯示,枝江酒業2014年營業收入為11.52億元,凈利潤僅為1411萬元;2015年營業收入為10.66億元,凈利潤僅為3149萬元。顯然,增持后的枝江酒業在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滑,這也導致上市公司不得不在2014年年報中計提商譽減值1000萬元。

 

不僅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不盡如人意,枝江酒業的凈資產及資產負債率也存在一些問題。維維股份2014年年報顯示,枝江酒業期初總資產為17.57億元,總負債為7.55億元,由此可計算得出凈資產為10.02億元,負債率達42.95%;期末總資產為15.76億元,總負債為7.6億元,由此可計算得出凈資產為8.16億元,負債率達48.2%。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枝江酒業2014年負債率較上一年明顯提升,而凈資產卻大減,或與分紅有關。另外,維維股份2013年年報卻顯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枝江酒業的總資產為17.35億元,這與2014年年報顯示的期初總資產17.57億元也有明顯出入。


酒業并購品種多

貴州醇酒業與枝江酒業都屬于維維股份的重要子公司,年報也往往對此兩家著墨頗多。不過,上市公司并購或新設的酒業公司并不僅僅這兩家,《證券市場周刊》記者在查閱近年來上市公司年報時,還發現了多家酒業相關的子公司。

 

2007年4月26日,維維股份發布公告稱,上市公司擬以現金出資5000萬元成立維維茗酒坊有限公司(下稱“維維茗酒坊”)。隨后在2009年,維維股份通過維維茗酒坊新設了多家茗酒坊子公司。

 

維維股份2010年年報顯示,茗酒坊各公司業務擴張增加的收入和成本分別為1億元和8800萬元;同年,維維茗酒坊成為維維股份其他應收款金額第五名,為6083萬元。

 

另據2014年年報,茗酒坊主推漢元系列自營產品,布局O2O平臺,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85億元。

 

2008年12月20日,維維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現金出資5000萬元成立維維川王酒業有限公司(下稱“川王酒業”),然而至今川王酒業的工商資料卻無法查到。與此同時,有一家與川王酒業名字近似的公司卻屢次在上市公司年報中被提到,名為成都市川王酒廠(下稱“川王酒廠”),但該酒廠亦無法查到工商資料。

 

維維股份年報顯示,早在2009年,川王酒廠就躋身上市公司預付款項第三名,金額達1996萬元。而在2011年,川王酒廠則成為維維股份其他應收款第一名,金額達2021萬元,均為預付酒款。直到2013年,川王酒廠的其他應收款達1901萬元;2014年,川王酒廠對維維股份的暫借款1515萬元,賬齡在5年以上,上市公司已全額計提壞賬準備。

 

根據上市公司年報,維維股份2012年新設全資子公司楚天酒業有限公司(下稱“楚天酒業”),投資金額5000萬元,當期楚天酒業期末凈資產為4995萬元,凈利潤為-5萬元。然而2014年年報卻顯示,楚天酒業有限公司已注銷,更多細節未披露。

 

設立楚天酒業之后,維維股份又在2013年1月31日購買了李淑敏等5名自然人持有的徐州天杰酒業有限公司(下稱“天杰酒業”)100%股權,協議作價人民幣668萬元,當年天杰酒業期末凈資產為570萬元,凈利潤僅為-98萬元。然而,根據維維股份2015年年報,截至2015年12月31日,天杰酒業計提減值準備已達488萬元。

 

緊接著在2014年9月4日,維維股份通過子公司維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了徐州漢源老酒坊酒業有限公司。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該公司2014年、2015年年報均顯示經營狀態為籌建。那么,該公司為何籌建如此之久,現今又是否在營業呢?

 

從維維股份年報中披露的數據來看,上市公司在2011年至2015年的白酒產量分別為12萬噸、8.42萬噸、8.32萬噸、6.98萬噸、6.35萬噸,銷量則分別為12萬噸、8.43萬噸、8.32萬噸、6.91萬噸、6.37萬噸。由此可見,白酒的產量和銷量都有持續且明顯的下滑。維維股份頻繁介入白酒行業卻收獲了越來越低的產銷量,那么酒業是否真能成為維維股份的支柱行業呢?


沾手煤炭敗走麥城

2009年3月28日,維維股份發布公告,擬收購烏海市正興煤化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正興煤化”)51%的股權。次月,維維股份完成收購,共計出資1.96億元,由此成為正興煤化控股股東。

 

2010年4月16日,維維股份子公司西安維維資源有限公司擬出資1.8億元收購正興煤化49%股權,并在之后完成股權過戶手續。此次股權轉讓完成后,西安維維資源有限公司將持有正興煤化100%股權。

 

2011年9月19日,維維股份通過議案,擬由子公司正興煤化以現金3.9億元收購烏海市西部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西部煤化”)100%股權,并在之后完成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

 

根據年報,2009年至2011年,正興煤化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3億元、2.35億元、2.5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753萬元、1648萬元、3751萬元。隨后在2012年1月4日,正興煤化更名為內蒙古維維能源有限公司(下稱“維維能源”),當年實現營業收入2.48億元,凈利潤357萬元;西部煤化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11.85億元和-2258萬元。

 

另年報顯示,2009年和2010年,正興煤化均為維維股份其他應收款第三名,金額分別為6989萬元和1.51億元;2011年,正興煤化成為維維股份其他應收款第二名,金額達4.85億元;2012年,正興煤化成為維維股份其他應收款第一名,金額達7.35億元。

 

西部煤化也毫不遜色:2011年,西部煤化為維維股份其他應收款第一名,金額達5.29億元;2012年,西部煤化為維維股份其他應收款第二名,金額達2.72億元。

 

在維維能源與西部煤化均債務高企的背景下,維維股份于2013年3月2日發布公告,擬由子公司西安維維資源有限公司將持有的維維能源100%股權以不低于7億元轉讓給鄂托克旗新亞煤焦公司。維維股份處置維維能源收到現金7.19億元,收回維維能源欠款8.8億元,期初至處置日凈利潤為-8694萬元。至此,維維股份已基本退出煤炭行業。


如今又把茶業忙

2013年12月25日,維維股份發布公告稱,子公司維維創新投資有限公司擬以現金出資7650萬元收購湖南省怡清源茶業有限公司(下稱“怡清源茶業”)51%的股權,并辦理完畢工商變更登記手續,這是上市公司首次進入茶業。

 

根據上市公司2013年及2014年年報,新收購的怡清源茶業在2013年實現了1.42億元的銷售收入及1985萬元的利潤,并在2014年繼續發力,實現營業收入1.49億元、凈利潤2149萬元。然而好景不長,維維股份2015年年報顯示,怡清源茶業當期營業收入僅有8225萬元,凈利潤更是下滑至-1590萬元。因2015年怡清源茶業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上市公司當年計提商譽減值1075萬元。

 

不僅僅是新并購的子公司出現業績變臉,維維股份原有的重要子公司維維乳業有限公司(下稱“維維乳業”)也出現類似情況。

 

上市公司2014年年報顯示,維維乳業期初總資產為4.37億元,總負債為1.68億元,營業收入為6.47億元,凈利潤為473萬元,由此可計算得出凈資產為2.69億元,負債率達38.39%;期末總資產為5.64億元,總負債為3.05億元,營業收入為4.99億元,凈利潤為-964.48萬元,由此可計算得出凈資產為2.59億元,負債率達54.05%。另據2015年年報,維維乳業總資產為6.87億元,總負債為4.62億元,營業收入3.68億元,凈利潤-3417萬元,由此可計算得出凈資產為2.25億元,負債率達67.23%。

 

由上述數據可知,維維乳業近三年不僅凈利潤大幅下滑,負債率更是大舉攀升,盈利前景已難再樂觀。而且,上市公司的部分客戶也有令人疑惑的地方。

 

維維股份2013年年報顯示,遷安市鑫業工貿有限公司(下稱“遷安鑫業”)為上市公司當期第二大客戶,貢獻營業收入6333萬元,占公司全部營業收入的1.28%。然而該公司卻無法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到。無獨有偶,谷城明杰副食亦無法在該公示系統查詢到,該公司是上市公司2014年第五大客戶,貢獻營業收入1383萬元,占當期公司營業收入的0.62%。

 

另外,陽新縣興國鎮宏財副食批發部(下稱“陽新宏財副食”)也躋身上市公司2013年前五大客戶,位列第五名,貢獻營業收入3330萬元,占公司全部營業收入的0.67%。令人疑惑的是,陽新宏財副食與谷城明杰副食均為縣城副食店,卻是維維股份大客戶且貢獻銷售收入頗多,當地縣城是否真的具有如此多的需求呢?副食批發部又能否承載大量的銷售呢?

 

曾幾何時,黑牛食品(002387.SZ)與維維股份同為豆奶行業的領軍企業,在轉型過程中也選擇了酒類產品作為扭轉不利局面的利器。然而,達奇雞尾酒面世尚不足一年即成為棄子,黑牛食品也在2016年徹底放棄了曾經的豆奶主業。在主要競爭對手無力繼續從事豆奶與酒業之際,維維股份又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