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在即!公司竟找不到“失散”股東了
今日共有13家企業掛牌新三板,其中,協議轉做市0家。截止今日,新三板市場總掛牌數達10627家,協議轉讓企業8987家,做市轉讓企業1640家;申報及待掛牌的企業共1162家。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新三板收評
今日新三板做市指數開盤后經歷短暫跳水后,全天持續弱勢震蕩;臨近收盤,做市指數直線拉升翻紅,劍指1110點,并迎來日線六連陽。截至收盤,共有1034家掛牌公司發生交易,成交1.58億股,成交8.57億元。三板做市指數報1109.46點,漲0.84點,漲幅0.08%,成交4.18億元。本周,新三板做市指數漲幅0.78%,共計成交18.07億元。
創新層方面,華通科技漲578.73%,領漲創新層個股,鴻鑫互聯、中廣影視、蔚林股份、星展測控漲幅居前;超能國際、地源科技、康沃動力、達人環保、廣源精密跌幅居前。
板塊方面,畜牧、化學、科技推廣、建筑、生態環保等板塊漲幅居前;居民服務、林業、紡織服裝、建筑安裝、廢棄資源利用等板塊跌幅靠前。
做市轉讓
688家做市轉讓公司發生交易,成交6988.70萬股,成交4.42億元。個股方面,中窯股份漲36.36%,領漲做市個股,另外,萬人調查、立高科技、亙古電纜、三合盛等漲幅居前;廣源精密、亞太能源、富島科技、杰納瑞、光伏寶等跌幅居前。成交額方面,君實生物、圣泉集團、聯訊證券、安達科技等10股成交超千萬元。
協議轉讓
346家協議公司發生交易,成交8828.75萬股,成交4.15億元。漲跌幅方面,勇輝生態漲171700.00%,領漲協議個股,江蘇科幸、華通科技、航天凱天、大華新材等漲幅居前;南聯環資、華視股份、小羽佳、成電光信、大森機電等跌幅居前。成交額方面,信中利成交1.54億元,鴻源機電、中科招商、景津環保、檸檬微趣4股成交超千萬元。
除三類股東外 身份不明的小散也成了新三板公司的IPO阻礙
2月16日,作為一家老牌新三板公司,指南針發布了2016年財務報告。在靚麗的成績單下,指南針從未按捺自己轉板的沖動。早在2016年6月21日,指南針便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文件,同年6月24日正式被證監會受理。不過,在IPO的道路上,指南針找不到“失散”股東了。
2月16日這一天,指南針連發11條公告,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它要召開股東見面會。公告提到:指南針2007 年 1 月 23 日在中關村(000931)代辦股份報價轉讓系統掛牌,于 2013 年 4 月 12 日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的大部分股東是通過股份轉讓系統交易平臺公開交易購買的公司股份,因此公司不掌握上述股東及其購買股份的具體情況。為了有效推進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進程,為公司上市掃除障礙,公司希望全體股東能夠給予支持與配合。 公司擬于近期召開股東見面會。
據了解,股轉系統正式成立之前掛牌的公司共有189家,除了指南針以外,目前IPO被受理的公司還有彩訊科技、聚利科技,而正在接受IPO的輔導的公司,則有星昊醫藥、聯飛翔、七維航測、久日新材、銳新昌、科曼股份、中教股份、微創光電等11家公司。可以預見的是,以上這些公司同樣需要解決與指南針一樣的問題。(犀牛之星)
新三板年初“冷起步” 1月多項指標環比驟降
農歷春節過后的第三個交易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市場)逐步從“冰點”升溫,在2月13日至15日3個交易日,已經有60家企業掛牌新三板,較前一周5個交易日新掛牌公司總和還多3家。雖然如此,在2017年1月新三板遭遇“嚴冬”考驗的背景下,今年市場仍將面臨新的挑戰。
今年1月,受到春節因素影響,新三板市場在新掛牌公司家數、市場成交額、掛牌公司發行股票融資金額三個指標上均出現下降。
2017年來,新三板市場的又一輪增持潮正在悄然展開。已經有數十家新三板掛牌公司發布增持或增值計劃公告,其中以現有股東、董事長居多,而對于增持的理由也驚人的一致:增持是基于對公司股票在資市場長期投價值的判斷以及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所做出決。(經濟參考報)
監管開年三板斧!96家第三方支付續展前景難言樂觀
第三方支付機構面臨著不斷升級的監管措施。自今年1月中旬以來,監管層已對第三方支付機構亮出三個監管舉措。其中,近期央行下發文件表示支付機構反洗錢每年將進行分類評級。對此,有業內人士預測,繼去年末第三批支付續展出現失敗案例后,即將在今年6月份公布的第四批支付機構續展結果,似乎因為趨嚴的監管態勢顯得不甚樂觀。
對于監管層在過去1個多月加大監管力度的舉動,業內人士表示,央行從2011年開始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經過了5年觀察,監管層開始加大監管力度,但監管主要是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業務范圍等作出調整,對規模較大且合規性較強的支付機構并沒有太大的影響。不過,由于監管不斷趨緊,支付機構的違規問題將不斷浮出水面,這一系列問題或將影響央行對第四批支付機構續展的態度。(證券時報)
- 上一篇:570億豪氣出資:新三板企業現外擴"投資狂" 2017/2/20
- 下一篇:類金融企業逃離新三板?又一家擬摘牌 2017/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