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或再添影視公司,但這家公司不打算用明星股東做文章
文 | 挖貝網 方婷
有復逸文化(復星關聯企業)、光線、華策三家大公司背書,旗下集齊吳秀波、張天愛、王千源等明星的上海喜天影視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喜天影視)終于打算登陸資本市場了。近日,喜天影視申請新三板掛牌,并提交公開轉讓說明書(申報稿)。
很長一段時間里,經紀公司都是中國文娛行業的神秘參與者,我們知道它對行業而言不可或缺,卻很難完整拼湊起它們的運行和發展軌跡。通過喜天影視的這份公開轉讓說明書,我們終于可以一窺這家經紀公司的商業模式。
根據公開披露的信息,喜天影視現在的主要股東為周萌、復逸文化、光線、華策,其中復逸文化為復星集團關聯企業,它與光線、華策一起,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對喜天影視的投資。根據光線在3月份發布的公告,光線以8000萬元獲取喜天影視10%的股份,據此推算,在今年年初,喜天影視的估值就已經在8億元左右。掛牌之后,市場對明星稀缺資源的追捧,很有可能讓這家公司的市值繼續走高。
但是,就算掛牌成功,喜天影視要面臨的挑戰依然不止一個。好在從公開披露信息來看,這家公司已經預想到所有可能的情況,并且已經做好了準備。
要解決行業危機感,需要深度綁定
就像所有經紀公司所擔心的那樣,在可以預測的風險當中,喜天影視也可能面臨明星客戶以及經紀人的流失。明星和經紀人是經紀公司產生主營業務收入的關鍵,無論是從資源還是專業度上,影視公司都相當依賴團隊。業界最著名的一個例子是,當初在華誼負責經紀業務的王京花出走其它公司之后,華誼的經紀業務自此大受打擊,明星資源流失慘重。
資本化運作讓喜天影視有了更多的籌碼去解決這個行業大難題。對此喜天影視拿出的應對措施是讓核心團隊及明星持股,以此保證專業經紀人、高管等核心人才與公司的行動一致。明星客戶當中,除了吳秀波直接持有喜天影視2%的股份之外,張天愛、張歆藝、王千源、林永健等人則是通過持有明琛管理公司股份對喜天影視間接持股。
是經紀行業里的領頭羊,但它的野心又不止于此
喜天影視參與投資的影視劇作品里,已經播出的有《怪咖啡》及《我的朋友陳白露》,均為網劇,兩部播出時間相隔兩年之久。但是在2016年這一年里,喜天影視參與投資制作的就有《父子魂斗羅》和《舌害》(暫定名),合作方分別為萬達影業和阿里影業,品類也從網絡劇擴展到電影。
越來越密集的對外投資動作也從側面證實復逸、光線、華策入股之后,喜天影視想要往產業上游擴展的決心。與之相對應的是公開轉讓說明書所列出的無形資產里,占據最大篇幅的是“版權及著作權”一欄,從《太子妃升職記》原著作者鮮橙所著的網絡小說《阿麥從軍記》到作家陳幻的懸疑小說《危險》,從金馬獎提名編劇周智勇的電影劇本《曹操》到魯迅文學獎得主胡學文的《誰吃了我的麥子》,喜天影視共列出了19項作品版權。除了影視改編權之外,少部分作品還涵蓋游戲改編權、發行權。可以預期的是,在未來2-3年內,這些作品中的大部分將以喜天影視投資及制作的形式呈現在公眾面前,并將成為這家公司新的盈利增長點。
從資源嫁接做起,可以看得見的新型業務增長
由于旗下擁有30多位實力明星,在經紀這個領域具有絕對優勢,喜天影視長期被定義為一家藝人經紀公司。但是根據這次公開轉讓說明書披露的信息,近兩年里,喜天影視的主營業務已經擴大為藝人經紀業務、影視劇投資制作、娛樂營銷。藝人經紀業務目前仍然是喜天影視主要收入來源,但后兩項業務的收入所占份額也在穩步上升。
從公開轉讓說明書可以看出,從2014年-2016年上半年,喜天影視藝人經紀和影視劇投資制作的比例在下降,娛樂營銷業務則從無到有,占到17%的份額。這一方面是由于公司業務收入規模的擴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喜天影視在有意識地擺脫對藝人經紀業務的絕對依賴。
傳統經紀公司的收入狀況并不穩定,很大程度上來自對藝人片酬和商業活動收入的直接分成。單一收入來源的弊端顯而易見,不僅容易觸及收入天花板,還有可能因為藝人流失導致收入大幅下降。
有別于傳統經紀公司,同樣是做藝人的生意,喜天影視從今年起拓展以植入招商為主的娛樂營銷業務。借助旗下優質藝人帶來的影視項目,喜天影視參與到項目招商中,并以此分享招商帶來的項目分成。目前娛樂營銷方面,已知的成功項目有《北京遇上西雅圖2》,正在進行中的大項目有《父子魂斗羅》、《一代妖精》、《問題餐廳》等影視作品的聯合招商。
綜上,通過發展影視投資和娛樂營銷業務,喜天影視的主營業務模型和收入結構正變得越來越豐富。可以想見的是,登陸新三板進行資本化運作之后,這家公司的想象空間已經遠遠不止經紀行業里的第一了。
- 上一篇:新三板媽媽網(834093)計劃募資2億元 其中9000萬要拿來打廣告 2016/12/13
- 下一篇:魯證新天使田飛:建議降低新三板投資者門檻 201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