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億募資9個月完成,大手筆背后風險并存
今日共有28家企業掛牌新三板,其中,協議轉做市1家。截止今日,新三板市場總掛牌數達9546家,協議轉讓企業7902家,做市轉讓企業1644家;申報及待掛牌的企業共1798家。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今日新三板市場共有957家公司發生交易,成交額11.45億元。截至收盤,三板做市指數報1088.98點,漲2.56點,漲幅0.24%,成交額6.81億元。創新層方面,中廣影視漲218.18%,領漲創新層個股,達人環保、中旭石化、博廣熱能、東和環保等漲幅居前;白虹軟件、菁茂農業、永安期貨、鄭設股份等跌幅居前。
做市轉讓
692家發生交易,成交金額7.43億元。漲跌幅方面,環宇建工收漲23.66%,領漲做市轉讓個股,成交額為248.97萬元,安泰股份、能為科技、福建國航、富電綠能等漲幅居前;華特磁電、先鋒科技、萬達重工、藍天環保等跌幅居前。成交額方面,恒信璽利位居交易活度榜首,成交3.09億元,寧波公運、致生聯發、君實生物等8股成交超千萬元。
協議轉讓
265家公司發生交易,成交金額4.02億元。其中,五舟科技收漲359.54%,領漲協議轉讓股,成交額為6020元,華翼藍天、博璽電氣、中廣影視、達人環保等漲幅居前;愛酷游、神木藥業、白虹軟件、盛力科技等跌幅居前。成交額方面,東海證券位居交易活度榜首,成交6479.17萬元,德芯科技、友寶在線、科順防水等9股成交超千萬元。
新三板公司將破萬家 退市制度有望年底前后出臺
截至11月14日,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9518家,在審擬掛牌企業為1524家,已經出具“第一反饋意見”的在審企業為874家,已進行第一次回復、二次反饋及更多反饋和回復環節的在審企業為617家。
據券商人士介紹,處于反饋中的擬掛牌企業基本將會在年前消化。這意味著至少有600家企業將在年前獲得掛牌確認函。因此,在年底前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將破萬。
在掛牌企業數量逼近1萬家時,新三板市場規則正在醞釀新一輪的全面修訂,同時“退市”制度有望在年底前后出臺。今年10月份,全國股轉系統起草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股票終止掛牌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已于11月4日結束。(證券日報)
齊魯銀行20億優先股好吃難消化 存四大經營風險
近日,齊魯銀行發布公告稱完成20億元優先股融資,加上“創新層”、“銀行股”、“當地政府及銀監局的寵兒”等標簽,大力慶祝20周年的齊魯銀行可謂風光無限好。
然而,齊魯銀行的負債高、不良資本率高、貸款投放集中度高、表外務風險高等經營風險同樣不可小覷。廣州市君俠投資總經理黃劍飛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一般而言優先股的風險相對較小,但齊魯銀行本次發行的優先股的周期有些長,投資者還是應該充分考慮到退出問題。(中國網財經)
逾500家公司破“凈” 91家公司破“現” 新三板企業投資價值深度挖掘
Wind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已有514家公司股價低于其今年中期的每股凈資產,91家公司股價低于其賬上每股現金值。總體看,新三板企業市盈率水平遠低于中小板和創業板,不少板塊的市盈率不到創業板的一半。從自愿披露三季報的161家公司業績看,整體增長狀況良好,不少新三板企業長期投資價值凸顯。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公司凈資產達到6元-7元/股,其股價不到1毛錢;每股凈資產是其股價2倍以上的公司達到118家。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新三板市場流動性差、協議轉讓居多,甚至存在一些不規范行為等因素,導致企業股價總體較低,且波動性巨大,股價失真難以反映其真正價值。(中國證券報)
- 上一篇:股轉公司調整人事,總經理、董事長均要換人 2016/11/16
- 下一篇:九典制藥IPO路上爆"丑聞":曾屢因虛假違法廣告被通報 201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