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耘匯(785期)|悅龍科技:使命做海洋裝備柔性管道行業的領跑者,愿景成為橡膠行業最受尊敬的公司
領耘匯(785期)|悅龍科技:使命做海洋裝備柔性管道行業的領跑者,愿景成為橡膠行業最受尊敬的公司
山東悅龍橡塑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山東省萊州市,是一家設計開發、生產、經營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下設煙臺泰悅流體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泰克流體工程有限公司)。公司的“悅龍”牌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
公司是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中設計、制造、供應柔性管道和流體輸送系統以及提供工程服務為一體的業內知名企業,是國內技術領先并享譽全球的制造商和供應服務商。
公司成功為中海油“海洋石油981”,“海洋石油982”,還有南海鉆探可燃冰的“D90藍鯨1號”,“D90藍鯨2號”等全球502個海洋工程項目提供各種柔性軟管和流體連接件;同時為美國NOV、挪威Aker Solutions、挪威Seadrill、新加坡KFELS、新加坡PPL、丹麥Maersk、英國BP石油、巴西石油、韓國Samsung、韓國Daewoo、韓國HYUNDAI 、中集來福士、中遠船務、招商重工、大連重工、上海外高橋等30多個世界知名石油鉆采設備公司和油公司等提供配套服務。
公司主持和參與起草了4個國家標準和7個行業標準。公司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OHSM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公司與中海油聯合申報的《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研發與應用》獲得2014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公司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5項。
公司擁有豐富的設計和管理經驗,產品通過有限元仿真分析,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性能,延長使用壽命;應用業內領先的軟管設計軟件,為客戶提供專業的軟管設計、分析、模擬校核、安裝布局,失效分析等技術支持;同時幫助客戶選型、安裝指導、操作使用和維修服務等所有的解決方案,以及全球化的售后服務。
公司是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的一級供應商,公司為中東地區和北美地區多個油田,還有國內中原油田、勝利油田、新疆塔里木油田等陸地油田提供柔性管道配套服務。
同時公司獲得出海作業資質證書,有專業出海作業團隊,針對海洋鉆井平臺以及海洋工程項目的管路系統進行現場作業,管理維護,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公司以“質量是企業生存之根本,市場是企業發展之源泉”為經營理念,對產品刻意求新,不斷進取,精益求精、以科學的設計,先進的設備,嚴格的質量控制程序,確保產品的可靠性和適用性。我們將以更高的質量承諾服務于客戶。
為強化管理標準,鑄造百年品牌,我們本著“用心承諾,顧客滿意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公司承諾,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的質量方針,以“競爭不忘質量,薄利保證數量,服務贏得市場”的原則,向您鄭重承諾:
一、產品質量承諾:
保證質量,按期交貨,服務到位,確保滿足顧客要求。
二、產品價格承諾:
優質選材,不搞低價競爭,在不降低質量水平的基礎上以最優惠的價格提供給顧客。
補充閱讀:發展歷程
山東悅龍橡塑科技有限公司前身為1989年創建的公有制企業“萊州市橡塑廠”。生產了中國第一條3寸35MPa高壓鉆探水龍帶軟管,榮獲國家化工部二等獎;悅龍人披荊斬棘,艱苦創業,經過幾十年兢兢業業的努力 ,將公司發展成為行業內高新技術龍頭,客戶遍布全球。悅龍人將繼往開來,繼續努力,對技術和質量的追求永不停息。
2019年
山東悅龍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30周年
取得鋼絲編織液壓軟管、鋼絲纏繞液壓軟管、煤礦井下橡膠軟管安標證書
籌建海工裝備柔性管道檢測實驗室
品牌價值評價結果為1.16億元
2018年
成立徐州辦事處
獲批煙臺工業“雙50”企業
2017年
成立英國分公司、上海銷售公司和徐州銷售公司。
2014年
張緊器系統耐火液壓液壓張力軟管,與981鉆井平臺聯合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行業最高殊榮;悅龍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
2013年
泰克工程有限公司成立。
2011年
公司更名為“山東悅龍橡塑科技有限公司”,邁向國際化大公司進程。
2010年
公司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并一直保持到至今。
2006年
成立“煙臺泰悅流體科技有限公司”,專業生產各種海工裝備柔性管道系列產品。并取得美國船級社ABS、挪威船級社DNV、中國船級社CCS等相關認證。
2005年
成立子公司“山東悅龍橡塑有限公司”,膠管行業首家引進全自動智能橡膠密煉生產線。一般傳動用普通V帶產品獲得國家免檢證書。
2000年
企業改制,轉型為股份合作制公司“萊州市悅龍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1989年
公司創建,公有制企業“萊州市橡塑廠”。生產了中國第一條3寸35MPa高壓鉆探水龍帶軟管,榮獲國家化工部二等獎。
信息來源:領耘資本研究中心、網絡
- 上一篇:領耘匯(786期)|峻和科技:長三角最大的現代化專業制造汽車流體產品的龍頭企業 2020/7/1
- 下一篇:領耘匯(784期)|川環科技(300547):2019年歸母凈利潤下降18%,降幅超營收 20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