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耘匯(667期)|昆藥集團(600422):汪思洋:藥企和醫療服務生態融合發展或將成為藥企轉型升級新思路
領耘匯(667期)|昆藥集團(600422):汪思洋:藥企和醫療服務生態融合發展或將成為藥企轉型升級新思路
近年來,一方面各大藥企并購醫療機構蔚然成風,諸多藥企嘗試與醫院形成閉環、變相轉型;另一方面由于藥企和醫療運營的隔行如隔山,爆雷亂相、力不從心,嘗試的藥企又斷臂回歸專注制藥。在2019第十屆長城國際健康論壇上,華立醫藥集團總裁、昆藥集團董事長汪思洋從傳統藥企視角出發對藥企、醫療機構、器械廠家、醫療數字化等醫療服務生態融合發展做了思考解讀,一起來看。
藥企擁抱醫療服務生態的原因和思路
當下,臨床的需求正越來越多元化和個性化。首先我們來談多元化,我們以腫瘤為例,大部分腫瘤基于不同的基因和蛋白組學,即使現在所謂的“神藥”,比如PD1/PDL1,真正起到應答率的患者還不足20%。所以,針對不同的患者選用的治療方法是不一樣的,這不是一款藥品能去完全解決的。第二,針對同一個患者的疾病臨床有綜合化需求,無論是疑難雜癥、還是慢病,都不是僅僅是藥物就足夠了,還需要配合手術、醫療器械、放療、生活方式改善等等,這都需要一個涵蓋藥企、醫療機構、器械廠商在內的綜合整體解決方案。所以,藥企需要積極主動去擁抱醫療服務生態。
藥企如何擁抱醫療服務生態?從三個方面來看:一是藥企結合醫療機構提供服務,二是藥企和器械廠家合作,三是藥企擁抱醫療數字化。基于這三個方面的思考,華立在核心主業醫藥上的布局和分工形成了以中藥、化學藥、創新藥、醫藥流通為主的昆藥集團,以中藥、OTC、中醫診療為主的健民集團,以聚焦細胞治療、創新藥、高端器械、醫療數據為主的華方資本,以社區醫療、康復、養老為主的正在培育基層醫療的華方醫護,這四個平臺構成華立醫藥產業的核心能力。
藥企擁抱醫療數字化是必然趨勢
過去傳統模式下,藥企做的藥品賣給醫院后,對于藥品的療效、使用人群不需要深入了解。那么,對于醫院其實很大的價值在于一個人的健康數據,絕大多數有價值的數據都在醫療機構,“醫療機構是健康數據的總集成商。”所以,醫院可以給藥企信息化、醫療大數據提供非常多的思路和價值挖掘點。
醫療大數據是指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全生命周期過程中,因為免疫、體檢、門診、住院等健康活動所產生的大數據。通過對醫療大數據的分析和加工,可以挖掘出和疾病診斷、治療、公共衛生防治等方面的重要價值。諸如,藥企藥品從出廠到最后患者服用的生命周期管理中,醫療的數據化系統都可以去解決這個過程的合規性,服用數據、藥品質量控制等;醫療大數據在慢病管理中的應用將有效減少慢病管理的成本等等。
在“健康中國”戰略的指引下,在人民群眾臨床需求日益多元化、綜合化下,我們認為健康行業的生態融合已經到來,無論是藥企、器械廠家還是醫院等醫療服務機構,每個行業不應該像過去那樣割裂般的“單打獨斗”而應該是比較深度地融合在一起,我們期待更多的醫療專家、公共衛生專家、藥企在充分交流中碰撞出融合發展的火花。
信息來源:領耘資本研究中心、同花順
- 上一篇:領耘匯(668期)|海寧皮城(002344):2019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部分) 2019/12/5
- 下一篇:領耘匯(666期)|湖南發展(000722):2019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部分) 20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