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耘匯(636期)|交控科技(688015):入圍2019年度SAIL榜單“AI+軌道交通”落地進行時
領耘匯(636期)|交控科技(688015):入圍2019年度SAIL榜單“AI+軌道交通”落地進行時
8月29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正式開幕。
大會上,卓越人工智能引領者(Super AI Leader,以下簡稱“SAIL獎”)正式揭曉。據了解,SAIL獎是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超級獎項,每年評選一次,其設立卓越獎(Superior)、應用獎(Applicative)、創新獎(Innovative)和先鋒獎(Leading)4大獎項。用于激勵全球范圍內在技術上做出方向性突破、應用創新,正在或將要改變未來生活的人工智能項目。
大會宣布,“華為麒麟980、8107nm芯片”獲得SAIL卓越獎,“科大訊飛新一代語音翻譯關鍵技術及系統”獲得SAIL應用獎,“銀河水滴遠距離步態識別系統與應用”獲得SAIL創新獎,“阿里巴巴基于超大規模圖神經網絡的認知智能計算平臺”獲得SAIL先鋒獎。
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的SAIL獎新增了2019年度SAIL榜單(以下簡稱“榜單”),除了上述四位獎項得主,還有一批優質AI企業入圍2019年度SAIL榜單,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015,SH)便位列其中。
公司入圍2019年度SAIL榜單
據了解,今年在全球范圍內有將近700家企業參與此次榜單的評選,項目類別包括前沿的科研項目,創新科技項目和有影響力的應用項目,其中國際和上海之外的項目占比將近1/2,包括了全球的龍頭企業如阿里巴巴、百度、華為、中國平安、騰訊、IBM、SAP等擁有頂端人工智能項目的企業,國內外的未來人工智能獨角獸,以及國內外學術科研機構較具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科研項目和論文。該獎項的一位專家評審團成員透露稱,力爭通過3~5年的時間將SAIL獎及其年度榜單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品牌,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諾貝爾獎”。
8月30日發布的榜單顯示,IBM、SAP、百度等知名企業及上海交通大學等知名學術機構均榜上有名,那么,與這些知名企業和機構進入同一個榜單的交控科技是什么來頭?
公司官網顯示,其成立于2009年12月,是國內率先掌握自主CBTC信號系統核心技術的高科技公司。面向公眾提供軌道交通控制設備以及全生命周期的技術服務,是軌道交通信號解決方案領域的領先者,產品涵蓋基礎的CBTC系統、兼容多種信號制式的互聯互通系統、GOA4等級的全自動運行系統等。
那么,此次進入TOP30榜單對交控科技而言有何意義?公司董事長郜春海對此表示,“至少在未來十年里,人工智能應用是趨勢,現在人工智能逐漸在很多領域應用和落地,就軌道交通產業而言,傳統的技術逐漸向人工智能轉化也是趨勢,我認為在設計、規范、運營等方面,AI都有很大的應用空間。這次進入TOP30榜單,對我們公司乃至整個軌交行業來說,是一次很好的信心提振,這說明‘AI+軌道交通’的應用和受到了專業認可,未來具備發展潛力。”
事實上,“讓線路越來越數字化,讓車越來越智能化”即是郜春海和交控科技的愿景和目標,據郜春海介紹,目前公司的軌道交通信號系統在北京、香港、成都等城市已有落地,而對于未來“AI+軌道交通”的愿景,郜春海則從B端和C端兩個方面進行說明,“首先是B端,我們為軌道交通運營商提供服務,能讓其減少設備和人力的投入,從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而在面向C端的時候,我們希望未來的軌道交通能夠更智能化和透明化,比如乘客能清楚地知道某條線路的路況。”
國內軌交行業市占率領先
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發布的《城市軌道交通2018年度統計和分析報告》,截至2018年末,全國各個城市規劃建設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長度(不含已經開通運營的線路)合計7,611.0公里,目前信號系統的單公里造價大約為800萬~1200萬元/公里,按照單公里造價中位值1000萬元/公里計算,根據目前已獲批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規劃情況,預計新建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市場容量約為761.10億元。
然而,龐大的市場容量遠未得到滿足。公開資料顯示,國內僅有十二家企業具有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系統總承包的能力。不過,根據每年城市軌道交通正線線路公開招標的情況統計,交控科技已經在軌交線路市場中取得了一席之地:2016年至2018年,交控科技在新市場上的中標線路市占率逐年遞增,由2016年的僅5.88%提升至2018年超過30%,達到市占率領先同業。
交控科技作為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系統自主化先行者,在軌交信號系統的開發方面頗具底氣,公司以自主研發的CBTC技術為基礎,陸續推出I-CBTC系統、FAO系統等新一代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系統,打破多項國際壟斷,填補國內自主空白,實現進口替代。
信息來源:領耘資本研究中心、同花順
- 上一篇:領耘匯(637期)|東華軟件(002065):業績符合預期,云業務快速提升 2019/9/17
- 下一篇:領耘匯(635期)|耘創上海(第4期) 201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