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xxxx视频播放免费_啊灬啊别停灬啊灬快点小柔_一本大道香蕉高清视频在线 _日韩欧美福利 -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你的位置:首頁 > 領耘資本 > 領耘匯

領耘匯(278期) |民辦學校收入剖析:并購和輕資產擴張模式是必然選擇

2018/7/3 20:17:08 點擊:433
 

民辦學校收入剖析:并購和輕資產擴張模式是必然選擇



2017年以來,國內優質教育資產海外上市進程明顯提速,海外市場尤其港股市場的民辦學校類資產數量驟增。本次我們將以在海外資本市場已成功登陸或已遞交聆訊材料的16家民辦學校類資產作為基礎,深度剖析其收入端各個關鍵要素,探尋其后續擴張的核心邏輯。

 

*  量、價拆分,全面剖析支撐收入端增長的各大要素

 

民辦學校類資產收入結構清晰,企業收入主要來自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收入及收益。直觀來看,主營業務收入可通過量和價拆分成學生數量和ARPU值。

 

1)民辦學校收入端之“量”:

外延擴張為學生數增長主引擎。學生數量主要取決于學校數量和單校就讀人數,而單校就讀人數主要取決于學校容量和學校使用率。

 

2017/2018學年中各大民辦教育集團的招生總人數基本在2.0萬至7.6萬之間。學校數量方面,目前民辦K12的學校數量在8所到80所之間不等,民辦高教的學校數量則都在10所以內。民辦高校主要通過收購新學校擴張規模,而民辦K12的擴張模式輕資產和收購兼具,擴張能力更強。單校入讀人數方面,民辦高校的入讀人數普遍在萬人級別,民辦K12的單校入讀人數跨度較大,數量在幾百至一萬不等,其中國際K12學校以及幼兒園的入讀人數較低,一般在千人以下;單校利用率方面,整體學校的利用率基本都在60%以上,其中民辦高校基本在80%以上。

 

2)民辦學校收入端之“價”:

關注市場化定價推進下生均學費提升空間。 ARPU值的主要來源為學生的學費和住宿費,其次包含一些如夏令營、游學、課外興趣培訓等配套服務收入。學費與住宿費為收入的中堅力量,平均占比在80%以上,其中國際K12學校收費最高(3萬以上,國際高中更高),普通K12次之(2-4萬之間),民辦高校收費最低(5千至1萬)。提價一般以2-3年為一個周期,漲幅在10%左右。增值服務方面,整體收入規模較小且不確定,基礎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配套服務種類相對豐富。目前增值業務較為成熟的睿見教育、楓葉教育配套服務占營收比例為31%、19%,高等教育一般占比在10%以下。

 

3)其他收入與收益:

主要可分為業務類收入和非業務類收入兩種類型,其中業務類包括服務學生項目、學院營運收入、咨詢收入等,該部分相對具有確定性;非業務類收入主要有租金收益、政府補助、投資收益、利息收益等,該部分收入具有較高波動性。例如民生教育2017年政府補貼達1.03億元,同比增長159.42%,占營收比重達21.55%。

 

* 預計2018年仍將是民辦學校海外IPO大年,未來2-3年也將是民辦學校并購的高峰年。

 

隨著民辦學校上市進程的逐步推進,一些體量相對較小的學校類資產也將陸續登陸資本市場。整體稀缺性下降后各家企業二級市場估值及交投活躍程度也會進一步分化。相比簡單的上市成功,企業盈利能力和長期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將是核心。我們看好已率先登陸資本市場的民辦學校集團借助資本市場力量,利用并購、輕資產等外延擴張方式加速發展,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建議關注具有較強體系輸出和豐富并購、輕資產擴張等外延擴張經驗的民辦學校標的。

重點關注:中教控股、新高教集團、睿見教育、楓葉教育。

 

風險提示:政策推進不達預期、市場競爭加劇

數據來源:領耘資本研究中心、廣證恒生、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