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耘匯(247期) |高華科技:“箭上無線系統”首次搭載飛行成功,標志我國運載火箭進入“無線”時代,值得載入史冊
高華科技:“箭上無線系統”首次搭載飛行成功,標志我國運載火箭進入“無線”時代,值得載入史冊
5月4日00:06,我國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CZ—3B)搭載亞太6C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南京開發區企業高華科技研制的“箭上無線數據敏感與獲取子系統”首次搭載飛行并取得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運載火箭測量系統進入“無線”時代,解決了箭上傳感網絡過重過大、線纜復雜、安裝空間擁擠等難題,將作為中國航天發展重要里程碑載入史冊。
傳感器用于測量火箭飛行過程中的溫度、壓力、振動、熱流、過載等指標,對掌握火箭的飛行狀態極端重要。把無線傳感器應用到運載火箭發射中,不僅在我國的長征系列火箭是第一次,在全世界公開的航天發射信息中,也未見先例。
“雖然無線傳感器在民用領域大量應用,但火箭發射環境比民用環境嚴酷得多。火箭用傳感器要耐得住-40℃到125℃的極端高低溫,要耐得住箭體分離時產生的強大沖擊力,要能在非常復雜的電磁環境中保持穩定工作狀態,可靠性要求非常高。”高華科技總經理李維平介紹,此前,美國曾在回收空間站和舊宇宙飛船時,在回收破碎記錄儀中植入無線傳感器,用于測算舊飛行器通過大氣層時為何會破裂,以減少掉落危險。但尚未發現無線傳感器應用于運載火箭飛行測量系統的報道。
該公司副總經理胡建斌介紹,“減重”是火箭設計制造中極為重要的導向之一。在火箭本體中,最重的物質是燃料,其次是殼體及電纜網。如果全部換裝無線傳感器,節省的電纜將使火箭本體減重至少30%以上,對提高火箭的推力和載重意義重大。尤其是對我國矢志攻關的重型運載火箭,搭載無線傳感器可說是必由之路。此外,擺脫了電纜的羈絆,傳感器的安裝和使用更加靈活便捷,大大增添了火箭內部空間設計和調配的自由度,有助于提升火箭性能。
記者了解到,這套“箭上無線數據敏感與獲取子系統”2015年立項,由高華科技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合作研發,2016年應用到運載火箭發動機進行點火試驗,去年3月通過正式評審,今年5月終于隨“長三乙”飛入太空。
胡建斌回憶,產品的研發問世歷盡艱辛,前后有數十位業務骨干參與攻關,遇到技術瓶頸,還向數十所國內外的大學、科研機構求教。為了一個硬件通訊方面的難題,技術團隊多次請教歐洲某國的技術權威,花費了三四個月時間,經歷了無數次試驗,終于攻破了瓶頸。
“箭上無線數據敏感與獲取子系統”已在“長三乙”火箭批量應用,未來有望配套到其他型號長征系列火箭中,隨著我國進入高密度航天發射期,這將為企業帶來豐厚收益。高華科技正進行第二代產品的研發,系統將有更高的傳輸速率、更穩定的架構。此外,該系統在其他軍品中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目前已應用于某型號導彈,企業還將探索產品在民用高端裝備領域的應用空間。
新聞來源:南京日報
- 上一篇:領耘匯(248期) |人格教育塑造孩子未來幸福|SHMBA教育論壇 2018/5/21
- 下一篇:領耘匯(246期) |鼎興量子:著力推動四川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助力國防科技工業做大做強 2018/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