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耘匯(204期) |水印千年:中國水印版畫大展
水印千年:中國水印版畫大展
主辦:浙江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
協辦:浙江圖書館、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朵云軒、春秋版畫博物館、虛苑e術、中國美術學院版畫東方學視覺文化研究所
展覽時間:2018年1月19日——2018年3月11日
水印千年:中國水印版畫大展
以“水文化”為核心理念,
以“水印版畫”為核心載體,
共分為五個篇章:
版刻千秋——中國傳統水印版畫;
汲古鐫今——中國現當代水印版畫;
東方意蘊——中國木版年畫與浮世繪;
湖山勝概——西湖主題水印版畫;
拓山印湖——公共藝術項目。
版塊一
版刻千秋——中國傳統水印版畫
中國水印版畫技藝歷史悠久,版畫文化與社會、政治、宗教、民俗、藝術等各領域都有密切關聯,也因此促成了自身的成熟和流變。該版塊主要以代表性的古典版畫圖像、大型雕版實物裝置作品以及古籍文獻呈示水印藝術的演進歷程,為整個大展提供一個悠遠的時間背景。
版塊二
汲古鐫今——中國現當代水印版畫
“汲古鐫今”是“水印千年”框架內體量最大的子項目,基于“活化傳統”的宗旨,梳理和勾勒中國現當代水印版畫的演變脈絡。經典作品的部分將集中展示浙江、江蘇、安徽、北京、四川、云南、廣東、黑龍江等各個地區水印名家的代表性作品,勾畫1950年代至2000年間中國現代水印版圖概貌,并借此梳理新中國成立后,現代水印技藝第一次生成、遷播、流變的歷史。其中,特別推出數位中生代藝術家專題,通過他們各自有代表性的創作方式,呈現水印藝術歷久彌新、柔韌而強大的內在精神。新生代部分,則著重強調其“自主、自省、實驗、開拓”的態度,展現活躍于當下的各地青年藝術家的作品。
版塊三
東方意蘊——中國木版年畫與浮世繪
在中國民間傳統年畫部分,除能見到楊柳青、桃花塢、漳州等各個地區典型作品外,還有一部分“半印半繪”樣式的展品,如山東撲灰年畫等。與人們熟知的節慶畫那種熱烈吉祥的審美追求不同的是,這部分展品在形制、題材等方面鮮明體現人倫教化功能或是文人繪畫意趣,呈現出民俗民間與書畫元素的融合狀態,反映了傳統水印技藝在歷史發展中具有的豐富可能性和強大的實踐力。
版塊四
湖山勝概——西湖主題水印版畫
2016年8月,浙江美術館成功策劃并實施了“湖山勝概——‘水印千年’啟動展”,當時以G20杭州峰會為契機推出這一西湖主題的水印版畫展覽時,主持工作副館長應金飛就意圖檢驗前述觀點。就資源而言,我們既有歷史文獻,也有現當代創作,但如果將之簡單處理為東方符號的堆砌和畫作的羅列則會失去真正的湖山神韻。因此,在展陳語言和內容方面我都進行了一些突破性的嘗試,目的是將新穎的陳設手段融景觀、歷史、文化與傳統技藝于一體,不僅觀照于古今西湖的歷史變遷,更形象化地凝練了西湖的詩意特質。其中重點的舉措有兩個,一是引用了“冊頁”概念,在“煙波澹蕩”版塊先以傳統冊頁形制連綴起新創作的西湖主題水印作品,再將冊頁以托架承載,突顯其“水波粼粼”的視覺之美來契合西湖意象,以此作成為展廳的視覺中心;二是《新湖山勝概》的集體創作,此件巨幅拼合作品以當代觀念激活歷史文獻,從時間、空間、性格等多維度營造文化解讀的可能。
版塊五
拓山印湖——公共藝術項目
“湖山”為歷代文人對杭州城市空間詩意精神的形象概括。“拓山印湖”是提煉水印與中國傳統碑拓技藝中的標志性手段——“印”與“拓”為實踐方式,擇取歷史人文遺跡豐富的吳山和西湖水域的經典景觀構成“湖山”現場,通過公眾在地體驗的方式,喚起參與者對中國美學血脈的體認、文化精神的再認識。
- 上一篇:領耘匯(205期) |慕尼黑上海光博會:“未來”已來,智在先行 2018/3/19
- 下一篇:領耘匯(203期) | 親睦家:專注養老百年基業,致力于成為中國最優秀的養老服務商之一 2018/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