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交易制度改革 “1元交易”將成歷史
文 | 挖貝網 許蕓
在新三板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出現過很多亂象。隨著后期制度的不斷完善,這些亂象也逐漸被修正。
新三板的交易亂象中,“1元交易”應該算一個典型。(注:“1元交易”,在本文中指交易價格明顯大幅低于當期掛牌公司市場價格的現象。如,交易前股價10元,交易時降至1元,之后恢復至10元。)在最早時,這類交易成交價格更低,每股價格大多僅為1分錢,在引起監管和媒體關注被大量曝光后,“1分錢交易”偃旗息鼓,基本被更為隱蔽的“1元交易”取代。
新鼎資本董事長張馳、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對挖貝網表示,隨著2017年12月22日全國股轉公司對交易制度的改革,“1元交易”這樣的亂象將真正退出新三板舞臺。
“1元交易”亂象原因起底
股價暴漲暴跌,在A股原本是牽動投資者神經的一件大事,但此前在新三板卻屢見不鮮。比如大乘科技(832256.OC),2016年12月8日,其股價從前一個交易日的5元跌至0.01元,并以此成交8萬股,成交額僅800元,導致當日跌幅達到99.8%;次日股價卻飆升至20元,創下199900%的漲幅。
而放眼新三板全市場,大乘科技只是“1分錢交易”的冰山一角,這樣的情形在采取協議轉讓方式的掛牌公司中普遍存在。在“1分錢交易”引發市場各方熱切關注后,亂象稍有收斂,也變得更為隱蔽,逐漸被0.02元、0.1元、0.2元、1元等不同的價位取代(本文統稱“1元交易”)。
新鼎資本董事長張馳對挖貝網表示,“1元交易”的出現大概率是為了避稅,低價成交可以避免繳納收益部分的個人所得稅。而出發點無非是通過股權轉讓實現利益輸送、高管激勵、股權代持還原等幾種目的。
張馳介紹道,新規實施前新三板協議轉讓有兩種轉讓方式,一種是直接在市場報賣盤,任何人都可以買這個股票,但是不知道買的是誰的,有賣盤、買盤,這種是正常的協議轉讓;另一種是互報成交轉讓,也叫“拉手交易”,即雙方約定好交易單元號、交易密碼和交易價格,然后點對點成交,其他人能看到這筆成交完成,但是參與不進來。
“‘1元交易’一定是‘拉手交易’,其他人實際上是參與不進來的。”張馳說道。
“聰明”反被“聰明”誤
長期以來,新三板市場一直有聲音認為,在新三板流動性欠缺的情況下,采取協議轉讓方式很難通過二級市場成交價格來反映掛牌公司真實的估值水平,不是虛高,就是缺乏管理造成價格過低。這種現象的出現與“1元交易”不無關系。
曾有業內人士表示,“這種玩法看起來像是大股東減持套現的一種套路,大股東減持對敲交易,也不排除賬面上低價成交,實際上現金交易彌補的可能;轉讓價格上下自如,也體現了協議轉讓的價格公允性的欠缺,在這基礎上計算出來的公司市值,確實比較虛。”
這樣的交易也很容易使交易方招致監管層的處罰。
如,萬國體育(837629)控股股東邢金紅,就因為在交易萬國體育股票的過程中,多次以申報有效價格范圍的邊界價格申報并成交,嚴重影響股票收盤價,2017年9月份被全國股轉公司采取要求提交書面承諾的監管措施。據挖貝網了解,邢金紅疑為實現1元減持的目的,在8個交易日的時間里,用25.1萬元將萬國體育的股價從250元/股“砸”到1元/股。在邢金紅及其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的合伙企業以1元每股的價格轉讓123.3萬股給邢金紅個人控制的企業后,又在8個交易日內,用50.36萬元將萬國體育股價拉出8個漲停,收盤價從1元拉升至251.8元。
張馳表示,根據新三板的交易規則,是可以進行1元甚至0.01元的成交的,僅憑出現“1元交易”沒法判斷是否合規,會不會招致處罰要具體分析交易背后的出發點等更多原因。
公司股價坐上過山車,最擔驚受怕的顯然是未參與交易的其他投資者。如上文提到的萬國體育,在“1元交易”出現時,剛以250元/股的價格向5位機構投資者募資1.5億元。如股價真跌到1元,意味著這5家投資機構進入即被套牢,可以說賠的血本無歸。
張馳認為,“1元交易”行為侵害了掛牌公司其他股東的利益!安豢紤]其他股東的優先認購權,這點就非常可怕,其他以高價進入的股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另外,對于掛牌公司來說,也是一個不好的影響,股價出現這種劇烈波動,所有人都會問:‘為什么?’”
事實上,據挖貝網了解,已有投資者因類似交易“顯失公平”的原因將掛牌公司股東訴至法院。
這家掛牌公司即為聯通紀元(834725),被“翻”的是其股改前夕的“舊賬”。資料顯示,2015年4月,聯通紀元原控股股東江陰聯通實業有限公司(下稱:聯通實業)以每股1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聯通紀元13%的股權分別轉讓給周慧玲(受讓5%)、六穎康(受讓5%)、劉漢秋(受讓2%)、周莉(受讓1%)。2017年4月,聯通實業股東陳玉和認為上述轉讓價格顯失公平且受讓方與聯通實業存在關聯關系,給聯通實業造成損害,起訴請求判令上述轉讓行為無效,且受讓人將股權及由此獲得的全部收益返還給聯通實業。12月18日,法院裁決上述轉讓行為無效。不過,被告方不服判決結果,擬提起上訴,目前尚無新進展披露。
亂象將成歷史
協議轉讓下的暴跌暴漲,和頻發的低價交易,監管層早有關注并采取措施。2017年3月25日,全國股轉公司發布公告,自3月27日起對協議轉讓下的股票設置申報有效價格范圍。即,申報價格應當不高于前收盤價的200%且不低于前收盤價的50%,超出該有效價格范圍的申報無效。
當時有市場人士認為,這相當于變相的設置了“漲跌停板”,對于新三板此前頻發的“烏龍指”和低價交易亂象都會有一定的遏制作用,低價交易此后也將留下操作痕跡。
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對挖貝網表示,今年以來,新三板“1元交易”現象已經很少了。
而在2017年12月22日對新三板交易制度進行改革后,這樣的亂象有望得到“根治”。
周運南認為,在集合競價和盤后協議等新規推出后這種交易將不再存在。
張馳抱持同樣的觀點,“我認為‘1元交易’將在新三板消失。因為新規推出之后,交易規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要么就是盤中進行不連續競價交易每個轉讓日撮合1次或5次,要么就是盤中進行做市交易,基本取消了盤中的協議轉讓。這種點對點的互報成交轉讓只能在盤后進行,同時又將門檻提高到了不低于10萬股或轉讓金額不低于100萬元,只能以這種大額的盤后大宗交易來完成!
另外,張馳表示,在新的規則下,競價交易或者做市轉讓的價格都相對公允,也就意味著價格很難跌到每股1塊錢。“1塊錢就基本等于凈資產了,除非是業績很差的企業,一般來說,不會的。1元成交的情況會急劇下降,甚至沒有。因為‘1元交易’現象出現的土壤沒有了。”
- 上一篇:IPO先踩油門后剎車沖擊新三板: 企業集體打退堂鼓 年報質量堪憂 2018/1/4
- 下一篇:2018挖貝新三板領軍企業年會大咖精彩觀點 2017/12/26